這問題還蠻實際的,因為本年度全台兩三百場應該跑不了,造成很多人的機會和困擾。隨手提幾個,比如說…
賽事距離: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的認證(他們今年初才想到這事很重要),或是很多公關/活動公司對國際認證一無所知,根本亂來
成績公布(網路):作法實在很單純,也不是很符合一般賽事的實務。這點從其他城市的馬拉松成績公布的作業流程,可以回推一二
緊急醫療,如 AED 佈署:要放在哪,怎麼放等等問題、救護車和後送配合醫院要怎麼安排… 等
賽段考察(地方政府):警政、衛生、消防、教育(運動)、觀光旅遊等各單位應該更有效率的可以做什麼
觀眾區域:地方政府觀光旅遊、商家… 等
網路佈署:mission critical 供內部機動臨時作業的網路要怎麼拉… 等
媒體安排:賽事的前中後,哪些區域是正式提供媒體和記者的工作區域(如記者室)?
身旁有不少人(包含很專業的人)被捲進去馬拉松熱潮,但很多細膩的軟體和服務細節沒有被系統化的探討,所以先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