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卡的六週年

距離胖卡第一次出車剛好滿六年,陳力提醒我才想起來。在台灣這麼多數位計畫當中,這大概是唯一可以變成通俗語彙(胖卡 = 單箱改裝的麵包小貨車),成為常民文化的唯一。當時 kick-off 的時候,身旁的人看不太懂,雖然我也有想要藉由這個計畫來實現的「野望」,但畢竟計畫的背後還是有個團隊(即便是鬆散狀態),如何發展,還是要看當時有的資源才能決定。

胖卡的特殊之處不少,要說起來還真多。六年來已經累積超過一千趟的出車,從數量和影響力,尤其是那種妳在網路上根本看不到的實質影響力,比任何一場 demo show 和 hackathon 都更為深入在地和民間。當然這計畫也有自己的挑戰,在此就不多說。

在胖卡沒有機會實現的各種主意,在台灣的部份,目前都放在 Code for Tomorrow(有些我拿去其他國家搞了),算是個人小小的願望,也是十多年來的工作之餘,陸續運用網路突破台灣社會發展想像的連續實業。Fred Chiang 在英國 Open Data Institute 介紹的 Data Science Program 也算是其中之一。

這兩個計畫的相對「成功」,對台灣的公部門、私營企業和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甚至媒體,都有很大的啟示。本來看起來都不太可能,但越走確越重要。不過接受過的採訪畢竟都還是第三人寫的,我還蠻確定更重要的部份都還沒被好好的說出來。如何讓這股實質的社會改造力量「滲透」所有型態的組織和機構,獲致良好的發展,接下來一定還會有更棒的。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