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說網站要「下架」了

不講還好,講了「下架」反而暴露出基礎知識的嚴重不足。

台灣的立法委員和傳播領域對「一國兩制」「九二共識」可以看得如此清楚,操作的如此準確,不過一碰到網路領域,尤其是哪些顯然具有高度爭議性質的議題,例如「假消息」、「網站封鎖」等,馬上直接墜入失語的深淵。我們最近在新聞所看到幾個常用的幾個動詞是:

  • 封網
  • 封鎖
  • 下架

對「網路人」而言,如果其網站封鎖的目的,是要對「終端使用者」達到以下「效用」:

  • 搜尋引擎找不到
  • 各大主要平台找不到
  • 網址打不開
  • 找不到伺服器
  • 連接時間逾時
  • 直接秀出已封鎖之警告訊息
  • 連接重置

那麼其「封鎖」的型態,大致有幾種:

  • IP 或是通訊協定的封鎖型態
  • 深度封包檢查的封鎖型態
  • 域名/網址的封鎖
  • 平台型態的封鎖(如搜尋引擎)
  • DNS 型態的封鎖

沒有一種是「下架」,當然也沒有一種是「封網」。但「封鎖」的型態倒是有不少種。至於其短期效益、管理成本、間接傷害,還有後續所引發的整串問題,可能需要更聰明的討論。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