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和來自南韓的朋友聊天,我們姑且給她取個洋名叫做 Julia。她小我大約一輪,在日內瓦高級國際關係及發展學院 (IHEID) 唸書。能念這個學院的背景大概不會很單純,或是說和外交與國際關係有點淵源。她剛從蘇黎世辭掉前一個工作,為了繼續往偉大的夢想前進,在日內瓦找屋子。我也忘記什麼場合,於是就和她邊吃晚飯邊聊了她對北韓的看法。
我尋思,吃飯也要聊這麼嚴肅的事?我說,上次我見到北韓,印象中是200x年左右,當初是北韓某個運動項目的女子代表隊,我雖不是接待他們的地主,但因為責任分配的關係,所以常必須去「瞧瞧」他們。那時我已經不是什麼好奇的小夥子,畢竟在軍中早看過該看不該看的。北韓雖然封閉神秘,但也沒有引起我的多少好奇。頂多是本著自身對於運動興趣的狂熱驅力,會多多觀察他們的公開訓練活動。
不過某次倒是有被要求和她們國家代表團合照。何以至此?印象中當時對他們的姓名跟領隊請教了不少時間,所以叫到他們的隊員名稱時,發音比較有北韓的家鄉味道(?)。
Julia 大驚說,我這輩子一個北韓人都沒談過。你這位大哥(韓語貌),快快告訴我有什麼感覺,否則今天不讓你走。
我這時才時光快速飛梭,回憶當年「堅忍不拔」的年代。那時當然年歲還非常小,小到根本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但有個奇怪的國度,課本上都唸得到,但一個人想想卻也沒見過。或許那個年代的似近又遠的好奇,跟現在 Julia 對於北韓氣味的神秘「憧憬」,差可比擬吧?
但我一聊到北韓國家代表隊有多厲害,Julia 馬上消了風。說她不是要聽這個,可不可以講跟她年齡比較相近的話題(啥?)。我說運動不是大家都愛嗎?你們足球棒球也不賴。她説我一概不懂,還是聊聊你們台灣吃的吧。
我頓時語塞,從1991年吃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台灣有什麼好吃的。或是說,知道有什麼,但講不出什麼真心感。
於是,我們還是回到了聊聊在瑞士的東亞人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