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茶餘飯後。前一陣子(5月12日)看到烏克蘭戰爭之中,整個俄羅斯大約一個營的兵力在 Donbass 渡河的時候(時間點是5月8日到9日)被烏克蘭政府宣稱全數殲滅。我腦袋裡閃過的思考是,這件事對台灣來說有沒有什麼可以觀察的?
首先是了解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引用這則推特來看看。
這幾張圖是無人機的空拍圖。Siverskyi Donets River(北頓內茲河)本身並不寬廣,河面大約60-80米。河的兩旁並沒有建物也沒有台灣熟悉的水岸工程設施,所以是一片荒野。照片裡看來的路徑是早就存在的,因為如果你是大量車隊壓過去本來沒有的路線,路緣的植被邊際不會如此整齊。照理來說這條路線本來就有人跨越,在季節允許時還可以直接開卡車橫渡。為了再確認是否真是如此,BBC 報導說這是在 Білогорівка 小鎮北方的河岸。
為了確保這個判斷是否有根據,我們查查離這個小鎮距離最短河岸附近的衛星空拍圖(使用 Google Earth),並且看看不同季節的影像,觀察河道是否類似台灣會因為季節在水量會有大幅度的變化。




看起來河道在個季節的變化不大。透過一些檢索之後,我們發現這次俄羅斯軍隊渡河的行動的殲滅,是因為一位前烏克蘭軍官「自稱」提供情報而達到的。為什麼我說自稱呢?因為在戰爭中你很難核實,我或許偏向相信他的說法,但了解這地點到底是哪裡,好不好渡河才是本篇的重點。

拿來和 @Blue_Sauron 所提供的圖做為對照,這個地方是沒錯的。


好了,那麼準備渡河了嗎?當然沒有這麼簡單啊!這些裝甲部隊又不是坐船就可以渡河。這段河道很窄,事後看到被拋棄擊毀的坦克的砲塔也還能從水面上看到。我猜這邊的河道深度應該不到三米,所以要強行通過而言是相對簡單的。不過看了這個區域的衛星影像,附近河道曲折,河底底質應該是軟爛泥巴,就算是坦克車卡車只是要先入水,很可能都因為地質和地形差的緣故,大幅減慢速度甚至卡住。
所以你看俄羅斯他們搭了很簡易浮水橋樑 (pontoon bridge),這表示這次渡河行動是有安排的。
如果河面更寬,這種浮水橋是可以這樣建置的。
這區域雖然荒野一片,但附近幾百米還是有人居住。那位前軍官說他在5月7日聽到水面上傳來動力艇的聲音,所以開始了他的空拍機監測行動。有經驗朋友都知道動力艇舷外機的聲音是不小的,在這種安靜的平原河灘地帶,聲音會傳的更遠。雖然俄羅斯指揮官可能覺得我們渡河必須要先做必要的觀測和評估,因為這種小河的水文資料通常是很缺乏的,必須現場觀測和測量才知道要如何走下一步。但動力艇聲音太大,讓附近居民有了警覺。
這位前軍官就把資訊整理整理之後,透過管道給了該知道的人。你可能想說這段不就這麼窄,武裝游泳過去都漂的過去,但是下場如何,大家也在新聞上讀到了。
渡河是一門學問。台灣的荒溪雖多,大概輕裝甲/輪甲車輛相對容易直接穿越,唯一要擔心的障礙大概是河堤堤防?但北部還是有一些流量比較穩定的河流,例如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等。這幾條說寬不寬(不超過一公里),說窄也沒有很窄(大約都60米以上,新店溪各渡點寬度可到300米)。若是在沒有橋樑或是橋樑毀損的情況之下,要快速移動部隊或是民間人員,總不能都靠工兵渡河組架浮門橋吧?渡河有一定程度的危險,對於民眾來說更是大問題。要如何安靜、快速、安全的渡河,對民眾來說,或許舟艇還是首選。但如果有車有其他輕型交通載具,這就要動動腦了。
當然,台灣可運用的橋樑如此之多,這座橋毀了繞路就好,不若烏克蘭國土如此之大,一繞可能是十幾公里之外。或許我們也不用擔心渡河或是渡河階段被攻擊的問題(嗎)?

不過日本陸自倒是有漕舟渡河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