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天(5月24日)是個意外,沒想到竟然因為誤食可能不乾淨的過期剩飯,下午在家搞得在廁所吐了三次,只好告休一日。不過我這邊還是有不少靜態的主題可以聊,我們就聊看過的那些運動書籍吧。
Continue reading “防疫三級運動日誌 – Day 10”Category: books
電商巨象入台 響起亞馬遜進行曲
實體網路的相遇
這本書很棒,主因是作者以記者調查敘事的手法,真正走到的傳說中的網路核心。讀者即便是沒有網通產業的背景,讀來興味更是濃厚。作者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跑遍全球關鍵網路國度,嘗試找出「網路」的核心。
網路核心的什麼?例如:第一台上網的電腦、還沒有交換中心 (IXP) 概念前的網路交換中心、海纜、網路互連 (peering) 的營運者辦公室 (Equinix, Cogent, Level 3),亞美尼亞在2011年如何因為一個老婦人的不小心而全境斷網5個小時,或是紐約市的地下光纖如何舖設。真真實實的實體網路及邏輯網路到底怎麼如何在世界的各大城市相遇?讓你見到實體網路的一本書。
網路之所以是網路都是理所當然?當然不是,這些都是人造的。
軌道建設、多運具模式和城市的人因轉乘
今天介紹的這本書是…
Human Transit: How Clearer Thinking about Public Transit Can Enrich Our Communities and Our Lives by Jarrett Walker
重要心得摘錄如下:
- 都發和規劃派長期看不起交通派,把交通規劃擺在收尾的位子
- 美國的轉乘是非常糟的,很多有1930年代延續的恩怨情仇
- 轉乘人因可以寫的非常細,細到每一個環節都能用一整個章節說明
- 轉乘規劃的專業即使在交通界也是相當缺乏
- 芝加哥派透過學者網絡滲透各國各都市的交通規劃界,害人不淺
- 紐西蘭威靈頓是很糟的,從過去交委會的紀錄能找出脈絡
- 日內瓦、阿姆斯特丹經驗在交通規劃學界(尤其是轉乘)仍非主流
- 轉乘跟規劃幹線交通是很不同的,重複三次
- 城市的地理幾何是不會變動的,別想耍花招
- 別忽略各種良好轉乘計畫執行的人力成本(在台灣可忽略?)
真的很好看,很有用,細節不多說。各地交通局趕快看看吧,比求大數據更有用。
《殘酷的4G》讀後感
此書有幾點相當有趣:
1. ITRI 體系總是用技術人出發去玩國際規格,例如 IEEE 和沾一點邊的 ITU, 最後發現原來除了後盾之外,是否有市場觀才是決定能否在標準技術局勝的關鍵。
2. 難得有專書講 IEEE 參與經驗,畢竟 IEEE 和 IETF, ICANN 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前者太巨大龐雜,要有所影響不得不長期運作。IETF 和 ICANN 可能空間還多些,機會多、管道多、遊戲規則也較為透明。
3. 國際情勢不可被動蹲在家裡就以為不會被影響,或是做在辦公室內就能把吃上一點標準的剩飯。
4. 難得另有專書談 WiMAX 失敗經驗,但有些國際角力尺度的成份在內,而不是光談政策賭錯一把之環節。
5. 法人高階主管無能因應世界大勢,中階主管過於樂觀,壓著讓前線聲音傳不回來,屢屢導致判斷錯誤,在今年的智慧城市熱潮,不知是否會重蹈覆轍。
6. 國際標準機構的參與跟社群參與大相逕庭,社群參與若單指軟體開發,則新秀老將逐漸浮現檯面。但有所緩不濟急,短期內具有產業影響力的標準組織,仍缺系統化之流水穿石。實際所需要的資本不高,但對台灣社會順利突破現況,完成那個接不起來的「社群、標準、市場、產業」迴圈會很有幫助。
7. 本書文體偏向談話,結構不好,談到技術細節鑽太深,參水過高,有充版面之嫌。兩小時內300頁可以全部看完抓到重點。
圖書館、開放資料和巨量資料?
前言:我覺得知識體系在面臨開放資料的衝擊時,會有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狀況。對傳統的圖書館機構來說,面對巨量資料時,更是不知要如何因應。但圖書館畢竟是知識的第一哩和最後一哩,圖書館的價值在這個時代的意義是什麼,還很有得討論,也值得投注更多的作為。
會議簡介
Big Data 狂潮席捲各界,圖書館作為知識 / 資料 / 資訊先驅能量載體,如何因應這劇烈的變革,運用 Data mining、Linked Data 等技術,來創造、挖掘、發現圖書館在此中的新價值是當務之急,因此「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與「超星集團」共同合辦本次「巨量資料與圖書館大未來」研討會,特別邀請兩岸知名圖書資訊專家學者: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 陳昭珍館長、前成都理工大學圖書館 葉艷明副館長以及英國開放知識基金會(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地區大使 徐子涵先生共同研討未來趨勢與應用,誠摯歡迎圖書資訊學界先進、同道蒞臨參加。
非台灣師範大學教員和師生,報名請走這裡。以上。
拯救 Nokia
書名:Uusi Nokia – kirjan arvosteluja ja linkkejä
作者:Juhani Risku
訪問原文:Rescuing Nokia? A former exec has a radical plan
前諾基亞高級管理階層出書回顧諾基亞企業文化以及現所面臨之挑戰,並大膽進言改革方向。我摘錄此份訪問內諾基亞退失市場之數個關鍵要點如下:
- Nokia 併購 Navteq 是災難,因為後續的產品開發用了太多設計師,而不是工程師
- 諾基亞若因為這樣就照美國人的方式來做事,會更慘
- 目前 Olli 和其他的內部最高管理階層擁有繼承光榮過去的能力,但嶄新的思維是需要的
- 我(作者)覺得,諾基亞目前問題最大的原因在於無能的高階管理、授權以及指導階層
- 諾基亞擁有地表上最強大的 approval process (針對研發中心而言)
- 無能的管理者管理產品鍊。他們擁有決策的權力但卻沒有勇氣。即時將產品帶到了市面上,我們也是一直在開發 1.0 到 1.2,而不是 3.0 到 4.0
- Ovi 的開發外包給倫敦兩家數位行銷和設計公司
- 「使用者即設計者」的思維是災難(編按:這段話有 context,我沒摘)
- 將品牌管理從經濟學家的手中拿回來,並給予真正來自產業或是「情境」設計的工作者
- 產品線疊床架屋且細膩的定位區隔讓消費者無法感知,ASP 撐不起來
- 策略擬定後,接續的產品延宕實現時程,然後再延宕,再延後,最後策略就已經不符合市場
- 2006年之後,諾基亞總部負責品牌之高層來自可口可樂、麥當勞、迪斯耐以及耐吉 – 這些公司在科技產品、功能性產品、「硬」科技的部份,沒有能力、實力、願景以及消費者端的細膩了解
- E71 裡面有一個特定的彈出訊息視窗偏移了 5mm,但我(作者)要求工程單位修正時,他們說,裡面有兩千萬行的程式碼,我們找不到在哪裡調整
- Nokia 進入美國的企業市場也是一個災難,因為 Mary McDowell 實在是太糟了
- Nokia 目前的願景長(Visionary)是 Tero Ojanperä,他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但他的專業是無線通訊,這跟音樂和視覺領域完全無關。2008年之後也沒有為公司帶來任何和 N-Series 以及 Ovi 有關的產品、計畫以及合約
- Marko Ahtisaari(Chief Design Director) 是前芬蘭總理的兒子,一整個完蛋
- Ovi 的掌舵者之一 Niklas Savander 不了解 mobile web 和 web 的差異,這對公司的設計師來說簡直是巨型災難
其他比較敏感的我就不寫了,因為文中所提到的幾個 stakeholder 以前有接觸過。請有興趣的人可逕自上 TheRegister 專訪閱讀。
Web2.0創新應用案例集
有鑑於 Web 2.0在國內仍屬萌芽階段,而且相關研究相對稀少。本文針對116個國外案例進行分析,進一步剖析Web 2.0趨勢之核心精神,並分析歸納其經營模式與成功關鍵。掌握科技服務新趨勢,尋找創新模式新應用,這是您不可或缺的參考寶典。
定 價:350元
出版日期:2006/09/26
發行單位:經濟部技術處
訂購專線:(02)8732-6222#113
網路訂購:http://www.find.org.tw
目前看來上網的案例集有33個,但卻沒有一個是來自日本或是韓國。這… 所反應出的現況是脫亞入美?
延伸閱讀:
相關:
硬派旅行 台島萬里參考書目雜談
上上週去搶了五本發行量都只有150本左右的交通部運研所出版品:
* 交通路網數值地圖之維護更新
* 國土資訊系統交通網核心資料庫建置(一)
* 新世紀台灣地區交通路網數值地圖之建置
* 公路車輛行駛時間調查
* 臺灣地區省、縣道路線檢討與編號調整規劃
「台島萬里」計畫涉及簡易之地理資訊和公路紀錄,所以蒐集方法和資料欄位規劃,若是自己憑空想像重新建立,一來曠日費時,二來在未來也很難將資料納入更大的政府資訊架構內發揮其微效,三者,也無法導入現有的資源以豐富這個計畫,所以這幾本書還蠻重要的。五本書的封皮照片在這。
如果再有心一點,書多翻幾次就知道顧問公司(如鼎漢之流)是怎麼做類似的案子。這也是我的一點經驗。
台島萬里 – 賣書籌款第二彈
不分售,忍痛出售各國各類摩托車相關書籍共一百本。你在整個華文圈子甚至是亞洲都找不到這樣的收藏了(Bernd Tesch也會同意我的話)。如果你要研究世界各國摩托車的文化、文獻、文史、出版事業、產業鍊、品牌故事和文化加值等生態圈,你絕對不能錯過。收這些書大概花了我十年左右。四百年來唯一的一賣,請各位多幫忙和宣傳,看是不是有個人或者是圖書館要收的。謝謝。
晚點我整理後再把書目送上。
更新:
* 20061013, 13:38 – 一百本書的封面和封底照片已全部上線
台島萬里行 – 籌措旅費之賣書
真的是邊跑邊賣書。由於經濟嚴重困頓,根本無法外宿解決,只好回府多利用時間,賣些書籍和其他物品來籌措旅費。第一波六本書,日文英文皆有。一日圓對台幣匯率以0.277算,一美金對台幣則是33。
Continue reading “台島萬里行 – 籌措旅費之賣書”
Web2.0是夢還是現實?
現實的夢囈語:
* 有時候找不到人好好的討論,是一種由表皮層滿溢出來勁氣卻無法控制的難受感覺。
* 傳統媒體卯起來拼命的在拆毀人們對於訊息的信心,但網路這一端又來不及接手,構築足夠的信賴,讓訊息透過參與的機制而自然篩選其信度和熱度,再藉由讀者閱讀之消費行為餵養,建立起一環比較完善的媒體生態圈。
* 佐々木俊尚在其新書《ウェブ2.0は夢か現実か?》提到了國際奧委會在轉播授權的部分規定,並在2004年11月舉出當時有名的「録画ネット」事件判決。我在2004年08月時也在網摘中提及奧委會的規定和CGM大風行後所可能造成之衝擊。但我的問題又來了,即使我早一點問了這樣的問題,但台灣的網路環境和現實條件,卻不太允許我付出持續的關注。頭起的早所付出的,仍然是青春的耗盡?
*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的會員入會資格,在2006年的今日仍然沒有把網路新聞的從業人員放進去。如果真要推什麼Web2.0時代的公民新聞,體制的保護仍屬必要。即使記協執委的陣容看起來對網路仍然招架不住,但下次修改章程時,能否多推網路和自己未來的出路一把?
* 繼續努力。
延伸閱讀書籍:
* 文系のための「Web2.0」入門
* Web2.0でビジネスが変わる
* ウェブ進化論 本当の大変化はこれから始まる
強國夢
《部落格行銷》一書
早上起來神智不是很清楚,看到有人把這本書收到HEMiDEMi上。但我有些看法,直接切入:
不是空泛理論
雖然每個月有數以千計的商業性部落格崛起,但是到目前為止,市面上並沒有一本指南告訴你,部落格到底在做什麼,企業如何從中獲益。
美國人可能不是很了解日本,就算是這本書開始著筆或是出版之時,日本也出了好幾本書啦。
實際案例說明
通用汽車落實顧客提議的新概念,鼓勵大家到他們名列五百大的人氣部落格FastLane上留言。
這「五百大」指得是通用本身,不是部落格的人氣吧?而且通用的部落格能有高曝光,基本上是公關機器的運作。
部落格的威力的確讓某些人大感意外。一家大型單車鎖公司發現,部落格圈盛傳,只要一枝筆就能開啟他們世界知名的大鎖,而大為震驚。
這家鎖具公司不是大型單車鎖公司。
美國的做法在台灣不容易行的通,所以還是多參考日本、中國還是韓國。對部落格有詭異的期待和幻想是有害的,但也別低估它。
《商業裸體革命》讀書會意願?
有朋友向我推薦《商業裸體革命》。
這本書在出版後沒幾天,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和商周出版的員工有些交流。當時我給對方的建議是,目前市面上了解部落格是什麼的真正需求才剛湧現,而此冊是中文出版市場中,介紹部落格在「商業領域」是如何運作的最佳起點。所以若是出版社資源允許,那麼應該要多花些力氣,用部落格的方式來「經營」這一本書。一來讓在網路上對於部落格關注已久的潛在讀者,能直接透過專書之部落格,進而芻餽《商業裸體革命》的背景訊息,讓中文譯本和讀者群的本身,自蘊自發為一場和讀者和出版界之間的「裸體對話」革命。二來在商言商,既然店面之通路增長有限,那麼此書的讀者群又有一部分是既存的部落客們。部落客透過人際網絡服務所消費的,是可得可攜的資訊。把書的部分內容丟到網路,將有助於此書中譯版上市之訊息傳播。三是,在這個時間點若出版社的編輯和企銷,能透過自己所負責的書品而多了解網路的生態,那麼即使多花一點時間,對於未來這個產業的「數位化」,或是自己異業職能之增進,我認為都有潛移默化之實效。
因此多花些資源做這本書,其意義不只是對外,對內,也同時是對內加上對外。
兩個月前針對此書所提及的三個建議,還有執行層次的細部評估和考量沒有說明。事情後來沒有進行的如此順利。書雖無大紅,但搭上天時,似乎還賣的不錯。
回到原點。這本書我翻了十多分鐘就丟在一旁。不是書不好,而是《商業裸體革命》一書的內容,其實就是不少部落客每日烹煮的家常便飯。廚師之所善烹各有香甜,出身背景也多有流派。但對長期參與對話圈的部落客而言,作者Robert Scoble所舉的例子,可說是就像上隔壁的館子,閉著眼睛都點的出菜名。
然而菜名是叫出來了,但菜是怎麼煮的,就不是人人都有辦法,或是說,不是每一個寫部落格的人都有必要去了解。不過商業「裸體」革命有一個好處﹝也可能是壞處﹞就是,對話的脈絡有不少網路工具可以協助追蹤,只要讀者有心,那麼檯面上的風向至少可以抓個幾成端倪。
不過看書歸看書,實作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這就讓我想起,有實戰經驗的朋友們搞部落格可能活的苦哈哈,然而中譯本寫推薦序的卻是味道相當不「商業裸體」的四位:林燕、陳琚安、郭至楨和嚴曉翠。我不是說這四位不具代表性,而是他們所具有的「代表性」,反而很赤裸裸地告訴我們在台灣的網路經濟下要移嫁美國《商業裸體革命》的運作模式,會遭遇到的地域性困境是什麼。
我在想是不是可以間接的透過這本書,和有興趣的朋友們來聊聊突破「困境」的可能面向要如何網織?簡單的說就是讀書會啦!:p
曬書的美好日子
剛搬回山上的家,也順便把家裡的書整理整理。第一、二開架上和摩托車相關的各類書籍約有兩百本。先拿到院子曬曬免得重蹈覆轍,像兩年前遭白蟻襲擊一樣,數百本慘遭啃食。
「三十天挑戰」的誘惑讓人想一天介紹一本書。
再一本Web2.0專書上架
マーケティング2.0
# 著者:磯島大、廣中龍蔵、関信浩、神原弥奈子、棚橋弘季、清田一郎、
北村勝利、飯塚正治、いしたにまさき、柿原正郎
# 監修者:渡辺聡
# 単行本(ソフトカバー): 208ページ
# 出版社: 翔泳社 (2006/8/10)
# ASIN: 4798112143
抓marketing這一塊來講。算算從去年第三季開始,在所有大篇幅帶到web 2.0的專書之中,這似乎是第五還是第六本。
四本Web 2.0日文專書求售
運動書寫、三項運動、運動營養
昨日購入的三本書。分別是:
* The Best American Sports Writing 2000
* Nancy Clark’s Sports Nutrition Guidebook
* The Triathlete’s Training Bible
Sports Writing 或許是比較冷門而且國內無人專研的項目。我偶然在架上看到這本後,啊哈擊掌,大嘆原來有這方面的專門著作,怎麼之前都沒想過要摸一下。最近正好在讀由人民體育出版社所編的太極拳全書﹝簡體﹞,碰巧,近日也有不少繁簡體中文字,文言文或白話文的評論,這讓我想到在日常所使用的白話文中,可以用來描述肢體動作的詞彙還真是貧乏的緊。我在描寫騎乘摩托車時的經驗時也遇到了這方面的瓶頸,所以只好由古文的拳譜下手,看能否古辭新意,再創藝述。
連想都沒想,就直接買了 The Best American Sports Writing 2000 一書。
Continue reading “運動書寫、三項運動、運動營養”
世界預防道路交通傷害報告
去年上海網誌年會帶回來的一本書。利用零碎的時間閱讀完畢,心得感想:
* 不知有無繁體中文譯本?衛生署?
* 有 WHO 的資源果然如虎添翼,做道路安全研究方便許多
* 本書最具價值的部分是參考文獻的資料
* 行人優先協會應該很需要這一本,我送給她們好了。改日有機會去上海再買
* 安全第一
* 這篇是我對鍾怡雯《喂 騎車的》一文的回應
World Report on Road Traffic Injury Prevention
Peden, M., Scurfield, R., Sleet, D., Mohan, D., Hyder, A. A., Jarawan, E., Mathers, C.
ISBN 92 4 156260 9
為什麼道路安全的研究可以成為終身職志:
“There are not many roads, there is a single road that extends across the length and breadth of our vast planet. Each of us is responsible for a segment of that road. The road safety decisions that we make or do not make, ultimately have the power to affect the lives of people everywhere. We are one road – one world” – Rochelle Sobel, President, Association for Safe International Road Travel
La France à Moto
法國相對於德國而言,是國內摩托車騎士更為陌生的國家。常聽到的德國摩托車品牌雖然一隻手也差不多全算的出來,但人盡皆知的 BMW 就足以撐起一片二戰大敗後的天空。其他小廠如 Sachs 或 MuZ,還算有點知名度。
回過頭來看不爭氣的法國,「Peugeot 也出摩托車嗎」可能是引起你和 206 車主間心結的爆發點。Voxan 偷渡傳奇性的 Cafe Racer 名號,推出同名車款。但怎麼算怎麼比都不是「米漿」Bimmers / Boxers 們的對手。因為有這一段不為人知的冗長歷史,所以身邊有跑過法國 Piemont Alps 山區經驗的朋友,目前尚未投胎。
善騎士說:「善其事先利其器,沒兵器就回家吃自己吧」。法國 Petit Futé 出版社 再版《La France à Moto》一書,提供對法國香檳仍存有幻想,但仍遍尋不著工具書的騎士們一本油箱上的良伴。由了解騎士的騎士們所編纂,保證沒有大汽車主義奶水的遺毒。路書、可拆卸地圖、美妙景點、高潮隘口、友善旅店、香香餐廳、樂透了的紮營區… 等等,資料一應俱全。擁有她,你就是徜徉於法蘭西樂土的自由騎士。500頁法式的 Vroomvroom 親吻,就在你身旁。
補:所以和我一樣不懂法文,也是可以享受親吻的美好。啊,要命的情人節!
台北國際書展 – Taipei International Book Exhibition
官方網站:
* http://www.tibe.org.tw/
* English version
網站右側的一些 banner 連結,如:
* 2006台北國際書展漫畫館
* 2006台北國際書展童書館
* 書展也有部落格
但完成度最高的應該是:
其他如疑似參展廠商自架的部落格:
透過部落格搜索服務的檢索途徑有:
* Technorati Cosmos: www.tibe.org.tw
* Technorati Japan Cosmos: 台北国際書展
參展廠商的部落格是我個人比較想看的,而且我可能會去會場說「你們的部落格我有上去看喔」。如果展期皆已確定,那麼何不如現在就開始經營書展部落格?
チームマリのビューティバイクレッスン
日本知名的女性騎士團體『TEAM MARI 』,擁有多年舉辦騎乘活動和教學的培育經驗。於日前集眾人之力,推出這本適合女性騎士入門的書。對於初學者來說,謹慎認真的說明加上易懂的插圖,相信是許多女性突破心理障礙的寶典。
從基本的操作技巧,到摩托車的調整方法,還有該如何選擇適合妳的摩托車,都可以在這本書找到。體格嬌小的150cm女性也能熟稔的技巧。讓妳乘風而行,找回遊徜於空間的自信。
反觀在台灣,比較可惜的是女孩子騎車的比例相當高,但卻沒有任何這方面唾手可得的訊息。尋求協助,也只能依著家鄉父老多年來所累積的道路叢林之戰鬥法則。真是令人感到羞愧。
書名:チームマリのビューティバイクレッスン
著者:チームマリ
発行:九天社
体裁:A5判/164ページ/2色刷
価格:1,260円(税込)
ISBN:4-86167-057-8
六本日文摩托書籍入手
上週在日本所購,圖列如下。對摩托車旅遊文學和相關文獻有興趣者,再來聯絡吧。
Qoop 沖印服務
看起來是經過深思熟慮且規劃執行的沖印服務。和 Flickr、Buzznet(Moblog!) … 等非傳統 Web 1.0 的相簿結合,構成頗為完整的沖印生態體系。Qoop 公司在激活會員的來信裡表示:
QOOP offers a variety of websites for content owners and web users. A few of the newer ones are listed below. For a full list of our sites and partner sites, please visit QOOP (http://www.qoop.com).
QOOPPrint (http://www.qoopprint.com) allows users to upload and print with QOOP. We offer great prices and features (like perfect binding for a finished book appearance), a clean interface, and fast service.
sQOOP (http://www.sqoop.com) is our web user search site. Search the web and our Q-Library for content and print it with us.
PrintRocket (http://www.printrocket.com) is the source for corporate print platform tools. Make it easy for your partners to co-brand, customize, and on-demand your marketing materials and fact books.
嗯,看起來頗有潛力。雖然這個月的口袋還是很緊,但為了支持好的網路服務,所以我選了幾個相本沖印,分別是:
* 台一線全景 – 拍攝時間為2004年02月,每公里一張照片,連同南北不同方向的取景,總計644張。這本似乎有那麼一點可能性,成為道路紀錄的常民史料?乾脆我先自己買一本,看有沒有圖書館要珍藏,我很願意含著淚水給國家典藏(或者市交通部路政司有興趣嗎?)
* 慕尼黑車展 – 2004年09月,共計2000張,僅供自己參考。不過我在考慮是否要將獨立車廠的照片,利用 flickr 的 sets 整理後再輸出為「海報」。對,QOOP 支援海報輸出。
* 愛知萬博 – 2005年04月,共計1800張,還沒想到要怎麼釋出為公共財(Creative Commons?)
不過在選擇沖印時還是遇到了一些狀況:
# 兩個在 Flickr 不同的付費帳號對應到 Qoop 帳號的問題
# 如果照片沒有歸類到任何「Sets」則無法使用 tag 方式「隨選沖印」,僅能所有帳號下之照片一次沖出
在正常的狀況下,Qoop 以 DHL 寄出使用者自選的相本集,全球皆可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