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Podcast

回溯閱讀:

* 超越學學 – Schue.org

簡介

2005年初到年中,各類型podcast實作。

短文

* Podcast隨想 (May 25th, 2005)
* First Podcast 試驗 (March 16th, 2005)
* Podcast – Blog the Future (網路學堂的第一步)(July 20th, 2005)
* Podcast – 如何錄製寶寶胎音 (September 6th, 2006)
* Podcast – 下雨、街道、前往公車站 (April 12th, 2005)
* Podcast – 東北角龍門 (June 26th, 2005)
* Podcast – 雙溪摩托車之旅(1) (June 24th, 2005)
* Podcast – 河洛語、婚禮、歌舞 (May 8th, 2005)
* Podcast: Eslite Bookstore (May 25th, 2005)
* Podcast 可以做什麼? (September 13th, 2005)
* 河洛語podcast:清明、媽祖、偷秤頭 (April 7th, 2005)
* Podcast – 雙溪摩托車之旅(2) (June 25th, 2005)
* Podcast – 雙溪摩托車之旅(3) (July 10th, 2005)
* Podcast – 過馬路、捷運住宅共構 (April 13th, 2005)
* 我的行動 podcasting 配備 (March 22nd, 2005)
* 廣場的聲音【一】 (March 28th, 2005)
* 公民新聞後續的想法 (January 17th, 2005)

其他

* 詳見「愛知萬博」的計畫,當時也錄了一些field podcast

Podcast重新上線

之前在轉移主機時忘了把schee.tv下的podcast存檔轉過來。目前已正常運作,podcast訂閱 rss連結也正常。請繼續享用。

不過我的iRiver H320無法開機也無法續電,所以目前沒有堪用的錄音工具。距離當初開始作podcast也一年半有餘,市面上的mp3產品雖然越來越多,但竟然沒有比較適合錄製podcast的產品。看來這東西在台灣已死。不過這是好事,沒什麼競爭者(就向六先生一來,如降甘霖),進入門檻又非高不可攀。算算我重新切入的時間,剛好是熱潮一波已過,這時再進來,自己的頭腦也清楚些。我想中廣新聞網那邊也會樂意看到真有人產製大量的podcast內容,並一起耕耘這塊閱聽的「市場」。

持續三個月,我相信會有新東西出現的。

去不成的 Portable Media Expo

人生總是不斷的取捨。早在今年二月安排好要參加的「Portable Media Expo」,如今看來已是枉然。收到主辦單位寄來的信,心理亂酸一陣的。249塊美金好歹也是一筆錢,撲通一聲,就算是贊助展覽,預祝成功吧。

DSC00717 DSC00721 DSC00720
DSC00719 DSC00718 DSC00722

寄來的信函附了一張 “Free Pass”,不過還不知能怎麼使用,乾脆做個框當成數位足跡的紀念好了。不要他媽的來場禽流感禁止入境大陸,到時候「網誌年會」無法出席不說,連「Portable Media Expo」和「米蘭車展」都因為時間和個人經濟因素排擠而去不成,那就真的是神諭啦。

Podcast 可以做什麼?

最近在好幾份期刊上不約而同看到 podcast 的報導。然而一如往常,報導的軸線多以 podcast 的起源帶出,再介紹國外近半年來的例子。而且可以預料的是,九月七日蘋果(Apple.com)推出 ROKR 和 Nano 這兩砲,鐵定會在十月份的各數位逸品雜誌成為編輯選露的寵兒。這兩個產品雖然和 podcast 的沒有立即的直接關係,但總可以嗅出蘋果的誘惑邪惡因子又在蠢蠢撩動播客的耳朵。Mobile Podcast 是否會因為蘋果的大力支援而成為國內電信 3G 服務的新寵兒?我不知道。不過遠傳明天的 Play Blog 記者會,倒是給了 mobile podcast 一線生機。Joi Ito 伯伯啊,當初在 TWNIC 舉辦的 Blogger 聚會上所請教的問題,如今終於在台灣可以看到被實現的可能性了。

可是,podcast 到底可以做什麼?

在接受時報旅遊的邀請,評選「部落客旅行團」的過程之中,我又有了一些點子。當然,我欠時報旅遊的東西,不能隨隨便便就打發過去(羞)。

Podcast,對,旅遊報導就是要用 podcast 來實現。不論是你說它是「播客」還是「 sound seeing」還是「網路廣播」,在數位的場域之中,若只有圖片而缺乏美好的音律,等於是少了一雙翅膀。

或許應該來認真玩一次,總不能讓被米國 Yahoo! 聘為 SoJo(solo journalist) 的 Kevin Sites 專美於前吧?

在捷運台北車站看完三本雜誌後有感。

DSC00463 DSC00462 DSC00466

Podcast – 雙溪摩托車之旅(3)

這是在三個月前的實驗性 podcast,為之前的摩托車之旅系列的第三彈。比較特別的是,這段切下來約五分鐘的 podcast,是在刁鑽蜿蜒的雙溪道路上,騎著 Yamaha XJR 1300 的摩托車所錄製。我想這應該也可以搶個世界第一(笑)。因為我後面有乘客,所以一路上只保持約時速40km/hr的速度前進,轉速也停留在4000轉左右。XJR的聲浪較為低沉,因此若是有人期待高轉的嘶吼聲音,我想在收聽 podcast 後,可能會有點失望。

這次我騎的相當保守,沒有特別想要作 podcast,一切以安全為第一。但日子畢竟已經過了三個月,mobile podcast 的戰力當然又增強了不少。若有空有閒,我會把一些在秘密進行中的 podcast 送上來。

Podcast:雙溪摩托車之旅(3)、長度五分鐘、檔案大小為4,679KB。

補:為了實驗做這些 podcast,光租大車的價格一趟就要新台幣四千,夠義氣了吧(淚)。

Podcast 書籍

# Podcast Solutions, Autoren: Michael W. Gedghegan, Dan Klass; Kaufen: € 28,90
# Podcasting – Absolute Beginner’s Guide to Podcasting, Autor: George Colombo, Kaufen: € 20
# Podcasting: Do It Yourself Pirate Radio for the Masses, Autor: Todd Cochrane; Kaufen: € 15,84
# Secrets of Podcasting, Autor: Bart Farkas; Kaufen: € 16,95
# Podcasting for Dummies, Autor: Tee Morris, Kaufen: € 20
# Podcasting Hacks, Autor: Jack D. Herrington, Kaufen: € 21,90

資料來源:Amazon.de

補:來動手翻譯吧。:D

Podcast: Eslite Bookstore

個把月前幹的好事。輔助記憶,在誠品書局內作的 podcasting 音誌。情境是我手上拿著一本書,有強烈的慾望購買,但因為售價接近一萬日幣,超出預算甚多,只好拿出 iRiver,自言自語同步收音。

Podcast:誠品音誌、7,491KB、10:39 minutes

幾位日本朋友會直接用 camera phone 把書頁拍下來。

Podcast隨想

利用坐捷運的時間倒出來的一些想法:

* 聲音的TiVo
* 因為有 rss/xml 和atom,所以可在網路上被精準的定位
* 模組化的段落,也就是說,以前走 stream 的方式很難被人家取用並且 reuse/remix,成為 remix culture
* stream對於業餘產生 content 的使用者是一種技術的門檻
* 印象的想像的問題,例如說,當blog一出來的時候,有許多人認為這只不過是進階版的個人新聞台,或是更進一步的家族而已,所以入口網站完全不需要去碰這一塊。可是你看最近國內創市際的報告,就知道所有 blog hosting 的 providers 之排名都一直上升。
* 所以我們可以劃一個矩陣來比較
* 如果你做了就知道哪裡好玩
* 以玩多媒體的角度來看,podcast 簡直是陽春到家了
* 不過這就好比說,看 blog 要看 blogospheres,而不是看單獨的blog。同理,看 podcast 可以由幾個方向來了解
* 這幾個軸線分別是:blog、rss、portable media player、mobile phones、music industry

捷運坐了五站完成這一篇,下車。

補:

* Radio 廣告模式無法移植到 podcasting?

無米樂特映會之後續工作清單

最後更新 2005-05-03 15:15

Podcast 部分:

* 昨日特映會導演心聲 podcast
* 談天、訪談曾經看過片子的人
* skype interview 錄製成 podcast
* 北縣市約談製作 mobile podcast
* RSS 送出,使用 feedburner 燒
* 具名、不具名,網路身分和個人真實身分、隱私之間的問題
* 取得對談人之同意,CC 釋出
* 壓製成音樂格式的 CD、送給「無米樂」之工作人員、演員和後壁鄉公所

Website 的部分:

* archive 部分使用 ourmedia.org / archive.org 所提供之頻寬和空間
* 相關文章內容之半自動化 Aggregation 問題待解決
* 05/20 院線開映後之網站營運目標為何
* 院線片結束後,網站 archive 封存,獻給所有工作人員和有意的觀眾
* digital distribute channels
* 英文化、圖像化部分內容

Flickr 的部分:

* Tag: rice(or technorati) 和 “happyrice” 之規劃
* Participatory Photojournalism
* 拍攝 or podcast 故鄉耆老的記憶

旅:

* 實地走訪影片拍攝地點
* 田間過夜一晚,可選埔里
* field podcasting

其他:

* Sustaining 之紀錄片和觀眾間良性、正向增益關係,藉由考量「the architecture of participation」和擴大參與的 base,降低參與的門檻來達成
* Web-based collaboration
* Incorporate 線上現存之各種和農業(WTO開放後)有關的論述、blog entries,和資源

愛知萬博:人類上帝遺忘的靈魂 圖阿烈格

慘遭人類上帝所遺忘的靈魂。母系社會,Tuareg 的子民,在愛知萬博非洲館入口的坦腹東床,毫無意於來往的人群:坦蕩、自放,靛藍的衣角在風沙間揚起。他們使用 Tifinagh 文字,所以我書寫的努力是一種褻瀆。

隨性即彈的音樂,天涯流浪因子的融會,來自沙漠的 unplugged 聲音:

* Podcast: Sound of the Tuareg, 4827KB, 04:07 mins
* Mirrot podcast at archive.org.
* Tifinagh 文字 – 來自中文 Wikipedia

延伸:

KTM Gauloises Team 2004

圖說:KTM Team Gauloises 騎士巧遇 Tuareg
Description: 2004, rally, team, dakar, mood
Short Info: Mood 07
Photographer: H. Peuker
Date: 2003-12-11
Copyright: Copyright free when mentioning photographer

口白式 mobile podcasting

第二次在台北捷運上做 podcasting,時間為昨日下午。不過和第一次最大的不同是這次加入了口白。檔案大小15mb,時間約15分鐘。列車加速時,輪軌轉動所傳遞的摩擦雜音,簡直是魔音傳腦,比我想像中要大的許多。要不是因為有 podcasting 的需求,搞不好還不會發現這些隱藏性的聽力傷害因子。

很吵,所以請把耳機音量調低。後悔沒學些 sound engineering 的東西,不然就可以用 Adobe Audition 處理一下了。

愛知萬博:Kiccoro 和 Morizo 之聲

隱藏在會場「Bio Lung(生物之肺)」的清綠之後,我好奇的走近小屋。泛黃的薰暗燈光間,傳來淘氣的聲音。一片漏滴的水塘上,投射著森林小子(kiccoro)和森林爺爺(morizo)的動漫。這兩隻綠色吉祥物於2004年09月,成了日本皇太子小女兒愛子的收藏繪本。不少日本人似乎對愛子所用的東西很有好感。兩隻吉祥物在如此的加持下,人氣度直線上升。

我手忙腳亂,趕緊拿出錄音的裝置,在一群突然安靜下來的小孩子間,錄下了這一段 Kiccoro 和 Morizo 間的對話。

The Water Cycle Kiccoro Morizo 愛知萬國博覽會之樹精

這份 podcast 有嘈雜的水聲,很抱歉,我不知道要如何去除背景的聲音。建議你在聆聽之前,先將耳機的音量調低,以免誤傷聽力。

* 1987KB, 01:41 mins (舊版本)
* 1993KB, 01:41 mins (去背景噪音之新版本,感謝 yoshigi 的特別協助)

希望你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