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時間讀一輪,一點想法。標的是:
- 2020台灣產業新願景: http://www.taiwan2020.org/
- 願景2030論壇資訊: http://taiwanroc100.tw/2030/forum/forum.aspx
我感覺執行這些案子的民間智庫承辦人都是聰明認真的,而且產出結果也比過去幾個願景式研究案更為趨近計畫原設定目標之有效攻擊面。但整個東西仍有些疏離感。可能問題出在於過於信仰移植 top-down 控制良好的套路(如 open innovation)來擊發願景共識這一塊。不過不這麼移植套路,或許承辦單位們也很難拉到產業願景的位階來提出和執行案子。
或許預算的完整性也是個問題。
若要在風向快速變遷的世界引風立航,平時就應該投注不需承攬短期案子就能從廣大民間接取風向資源的「套路操演」以及「架構搭築」。RAND、McKinsey、Gartner、Technology Foresight 等單位,說穿了就是套路的兜售商。大部分很有用,但有時又不是哪麼有用,尤其在處理新興領域的部分(例如網際網路),這些機構所出的研究報告,只能用在觀察,不太能用在執行。
另外就是願景的研究成果始終在結束後接不到需要或是有動機的民間資源。這一直是類似計畫忽視計畫前端 (front-end) 的最大罩門,也就是 mark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