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iece was originally drafted for an expert working group at the invitation of INDSR (Taiwan) and DKI-APCSS in May 2022. You can find further information from a similar piece by K.S. Park.
Continue reading “Disinformation is an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Problem”馬祖斷網輕而易舉 韌性台灣恐再難任性
這一兩週台灣網路連線最大的隱患之一,當屬馬祖斷網一事。我們可說馬祖不歸台灣,但其網路基礎建設,卻是完全依賴台灣本島來提供對外連線服務。馬祖海上數島,斷網本就可期。近年來因各種因素,斷掉台馬海纜已是每年必發之事。這次雙纜其斷,海纜再無備援電路,只好依賴微波通訊,提供重要如國安、政府、銀行等體系和本島之必要連線運作。
這就叫做先保存政府生存能力,行有餘力才兼及民生所需。在居民耳中或許聽起來很刺耳,但大家要體認到這將會是未來常見的處理原則。
Continue reading “馬祖斷網輕而易舉 韌性台灣恐再難任性”大量國民個資外洩是一種持續性的威脅
有看這個 blog 的朋友對於我長期關注這些事大概不會很陌生。當然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對個人資料和隱私的保護有比較深刻的體悟,但是在十多年前參與幾場協調會議之後,對於個人資料能被如何拿來運用,甚至是濫用,有了更為第一線的理解。
Continue reading “大量國民個資外洩是一種持續性的威脅”#民防搞什麼 系列座談一週年
2月12日(週日)算是「#民防搞什麼」系列座談的一週年。我安排個非正式的小聚會,讓有興趣鑽研此廣泛主題的朋友見面在台北現場聊聊。有興趣的朋友請來信 ths (at) duck.com。目前預計交流的子議題有……
Continue reading “#民防搞什麼 系列座談一週年”一年運動訓練400次是什麼感覺
答案很簡單,就是舒服的感覺。喔不,當然不是只有這樣,一年四百次的運動訓練次數不是特別稀奇但也不是沒有準備就能達到。好處很多,代價有一些。這些是什麼,我們2022年的最後一天來回顧。
Continue reading “一年運動訓練400次是什麼感覺”給現在要當一年兵的建議
據說本日(12月27日)下午總統府將宣布義務役役期「恢復」到一年。這件事雖然早就與我無關,但想想台灣所面臨的困境,覺得這件事還是要說點意見。畢竟這麼多年輕人的整整一年要貢獻給這個奇特的國家,國家說你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似乎大家也沒有什麼討論的機會。以前小時候不懂這麼多人本來是國家如此重大的「資產」,但很多世代當過兵的,幾乎都有回憶卻沒什麼好話。這如果不是某種「揮霍無度」的浪費,那不然是什麼?現在要恢復成一年役期,這個年頭青年的男性所要立刻面臨的,當然跟我們這個世代會完全不同。
Continue reading “給現在要當一年兵的建議”台灣還沒有準備好成為世界的關切
首先是全球對台灣的關注達到從所未有境界,除同一時間外媒駐台或短期停留的記者達到三位數之譜外,絡繹不絕未在檯面出現的訪團,十一月中之後也常出現在各大機關和單位。全球對台海局勢的利益相關者都想來衝突之地一訪究竟。無論是打卡表示已到台灣,或是行程夾帶其他搜集資訊之任務,目的在於評估來年是否值得和台灣共啟相關研究,但誰能被訪?誰如何被訪等安排事宜,目前實屬棘手,堪稱近代未有之變囧。
Continue reading “台灣還沒有準備好成為世界的關切”[@CivilDefenseTW] 民用無人機在烏克蘭的人道救援應用
Faine Greenwood’s research centers on civilian drone technology and the operational and ethical challenges these new technologies present to people affected by disaster and conflict. Greenwood previously worked as a researcher at the Harvard Humanitarian Initiative’s Signal Program, and has consulted for a number of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the World Bank, the American Red Cross,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and the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among others.
She will be with us at @CivilDefenseTW for a conversation on her recent and extensive tracking of civilian drone use cases in the Ukraine War.
Meet her (@faineg) on Nov 12, 2022 at 21:00 (UTC+8).
The event will be in English. Please register and we will be sending out meeting link prior to the event:
https://okfntw.kktix.cc/events/civilian-drones-in-ukraine-war
Continue reading “[@CivilDefenseTW] 民用無人機在烏克蘭的人道救援應用”沒有獨立個資保護機關這件事
直接進入重點,這一次某論壇上有人兜售號稱是來自戶政司戶役政檔案這件事,戶政司、數位部等都已經公開表示不可能,但提出的說明一如往常「無關痛癢」。這些資料在不少朋友的抽樣核實之下,資料本身(宜蘭20萬筆樣本檔)的真實性非常高。如果如原兜售者所稱,數據集內有兩千三百五十幾萬筆,只要新台幣十幾萬就可買斷整批資料,那麼相信台灣政府機關有能力保護這件事,基本上在21世紀的今天可以先告一個段落了。
相關的案例過去在南美、東歐等幾個國家發生過,這些國家通常都有國民單一證號(例如身分證字號)的傳統,因此只要一次的大規模洩漏出去,那麼國民終身都會面臨不可預測的風險。
Continue reading “沒有獨立個資保護機關這件事”面對災難應變經驗的斷層
這篇主要是很快的小結上週在《哲學星期五》台北場活動和林宗弘、孫友聯等針對林所主編的新書的個人心得。
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 Rebirth from the Quak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of Risk and Institutional Resilience after the 1999 Chi-Chi Earthquake in Taiwan
Continue reading “面對災難應變經驗的斷層”面對下一場巨震:921後的災防科學與韌性建構──2022/10/21(五) 19:30@左轉有書TouatBooks
【哲學星期五@台北】──「面對下一場巨震:921後的災防科學與韌性建構」──2022/10/21(五) 19:30@左轉有書TouatBooks
917與918花東的連續強震,勾起了許多台灣人對於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的回憶。那場發生在23年前芮氏規模達7.3的世紀大震,導致全國各地超過11萬戶房屋毀損、兩千多人死亡,是台灣戰後最嚴重的災害。然而這起強震,卻也為台灣災害科學發展與政策改革立下了里程碑,大幅提升了台灣的防災意識與制度建構;因此二十多年後,許多受災地區不但恢復了生機,且這場巨震也持續影響著不同學科的研究重點,包括救災體系與政策、地方重建與創新、以及如何建構預防性的措施等;提供台灣社會在面對下一場災難時因應參考。
Continue reading “面對下一場巨震:921後的災防科學與韌性建構──2022/10/21(五) 19:30@左轉有書TouatBooks”美國陸軍戰鬥體適能鑑測 (ACFT)
透過和 CivilDefenseTW (#民防搞什麼)的架構之下,和在於永和的四季健身合作,完成了第一次比較完整的 U.S. Army Combat Fitness Test (ACFT).
Continue reading “美國陸軍戰鬥體適能鑑測 (ACFT)”#民防搞什麼:美國社區緊急應變小組系統 (CERT) 討論和交流
關鍵字:community resilience, Taiwan, CERT, volunteerism, disaster relief
如雨後春筍般的個人的自我訓練課程,充其量可稱之為自衛,但真正的民防來自於具有韌性的社區網絡。每一個人在災難時都需要他人的幫忙,而這些互助機制的原點來自於各式各樣的社區。
Continue reading “#民防搞什麼:美國社區緊急應變小組系統 (CERT) 討論和交流”中共軍演下之台灣網路防衛,誰指揮誰?
不方便明講的議題,知道的人不少,不知道的人更多,但被大小來自網路攻擊所癱瘓的政府網站,還只是簡單的小戰役而已。以下並不專業,專業的要自己體認到,認真互相內參誠實交流的時間到了。
Continue reading “中共軍演下之台灣網路防衛,誰指揮誰?”Nancy Pelosi 來台灣的態勢感知
這幾天最精彩的大概是 Nancy Pelosi 即將在今晚 (8/02) 到達台灣的這件事,有趣的不只是這件事的象徵意義,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如何被感知的描繪出台灣島內和島外的巨大差異。
這個差異是可以被「運用」或是「剝削」的。
Continue reading “Nancy Pelosi 來台灣的態勢感知”碧潭⚡水陸機動團 | Swimrun 導覽 7/23 07:00 (Sat)
活動資訊
- 日期:7/23(週六)
- 時段:07:00-9:00
- 集合地點:捷運新店站出口(只有一個出入口)
- 主持:T.H.(男)
- 報名:https://sport10.kktix.cc/events/swimrun-0723
地方選舉各縣市長候選人都吃鱉的領域
離2022年地方選舉投票日不到半年,大概很多重要和不重要的議題都會被丟上檯面。不過有兩個攸關「生死」和饒富「發展契機」的領域,我判斷今年的縣市首長候選人可能還不知道要如何掌握:第一個是數位,第二個是民防。
Continue reading “地方選舉各縣市長候選人都吃鱉的領域”一場關乎國家安全的奇特論壇
我指得是昨日的 (7/11) 《2022網路訊息戰與國家安全國際論壇》和今日的《2022資安、基礎網路與國家安全論壇》。熟悉台灣相關論壇舉辦生態的,當然不會有什麼異見。不過正因為如此,我們更不能習以為常,因陋就簡。既然是國家安全,那麼勢必要有國家安全的「陣仗」。這樣的期許應該不為過吧?
Continue reading “一場關乎國家安全的奇特論壇”夏至在綠島海泳
想到綠島游泳想了很久,剛好有幾天的時間,就認真的研究一番。如同前次在夏威夷海泳的態度一樣,嚴謹但不拘束,敬畏但不害怕。就算要評估風險也是要有方法,而不是訴諸恐懼來讓自己沒有機會認識大海。
Continue reading “夏至在綠島海泳”戰爭中的加密貨幣
這個標下得有點大,不過是上週末和台灣科技與法律協會合辦一場相關的座談,放在 #民防搞什麼 的脈絡之下,有幾位律師根據自身的經驗準備了很好的演說,會後很值得寫一篇心得分享。以下的脈絡都是從台灣個人的視角出發,只是算是一個認真探索的開始。
Continue reading “戰爭中的加密貨幣”關於在公務時間進行網路影響力行動
看最近一連串台灣「網軍」的討論實在感覺到啼笑皆非。本來這個主題不太想聊了,不過還是用不同的再來切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回顧前情提要:
- 把頭泡在假訊息一個月,我的頭…… (2019)
- 沒有你想像中的「網軍」這回事 (2019)
- 資訊內戰 誰在打仗 (2019)
- 「假新聞」在反擊戰術面的勤奮 (2019)
渡河有這麼難嗎?
本篇茶餘飯後。前一陣子(5月12日)看到烏克蘭戰爭之中,整個俄羅斯大約一個營的兵力在 Donbass 渡河的時候(時間點是5月8日到9日)被烏克蘭政府宣稱全數殲滅。我腦袋裡閃過的思考是,這件事對台灣來說有沒有什麼可以觀察的?
Continue reading “渡河有這麼難嗎?”烏克蘭戰爭三個月作為教案 台灣還沒有學到什麼
戰爭爆發的第三個月,台灣各界的關注也慢慢不如前兩週的風起雲湧。有幾位朋友說,怎麼好像民眾都「沒要沒緊的」。我說,一來這大家都在討生活,尤其政策一日數變,疫情直轉直下,好好過生活都很難了,哪還有心情去應付遠方天邊的大事?二來烏克蘭本來就離台灣很遠,遠到根本在日常生活起不了漣漪。就算戰爭這種強度最大的事件發生了,不聽不看,不就沒事了?
Continue reading “烏克蘭戰爭三個月作為教案 台灣還沒有學到什麼”夏威夷海泳初探
這篇是給有在台灣有海泳經驗,但沒有在海外游泳的朋友們參考。台灣有海泳經驗的人不多,而且多半和時下流行的三鐵運動脫不了關係。不過我自己對三鐵運動興趣缺缺,因此完全是以喜歡這個單一項目的前提出發。當然如果你在海外也有海泳河泳經驗,那麼這篇的簡易心得讀來會饒富樂趣。
Continue reading “夏威夷海泳初探”處理全民防衛就像處理少子化一樣,別忘了基本
OK 可能跳的有點快,但我的意思是,這不是單一角度就可以處理的。少子化的情勢要逆轉有多困難,大家當然很清楚,而且也很早就清楚。但資源下去了,也有一個由政委領軍的辦公室(可能是某種編組)。在多年來聰明人的戮力運作下,從各種人口數據來看,台灣少子化和人口快速減少的情勢是沒有機會逆轉的。
Continue reading “處理全民防衛就像處理少子化一樣,別忘了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