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災難應變經驗的斷層

這篇主要是很快的小結上週在《哲學星期五》台北場活動和林宗弘、孫友聯等針對林所主編的新書的個人心得。

巨震創生: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 Rebirth from the Quak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of Risk and Institutional Resilience after the 1999 Chi-Chi Earthquake in Taiwan

災難體感的差異

這主要是說面對大型災難在個人「體感」的差異。比如說很多現在活躍在網路上的,921地震時約莫是剛出社會或是小學生。剛出社會的人又分為男性和女性,那個年頭男性還要服將近兩年的兵役,因此「國軍」在救災的角色,就成了個人體驗的一部分。如果當時是國小學生,那麼經驗多半會和父母、家庭等捆綁在一起。若當時已經成家立業,那對於歷經災難所要付出的如「代價」「財損」「補償」和「重建」等,這體會顯然又會非常不同。

因為世代和角色不同,對於大型災難體感有所差異,這是很明顯的現象。

災難應變經驗的斷層

時間很快轉到2022年23年後的現在。很多比較年輕的朋友當然沒有體驗過大規模震災的恐慌,這年頭也不用「當兵」去災區「撿拾」屍塊。對於面臨重大災難時要如何應變,多半也只能想像。但是1999年的和2022年,整個台灣的變化不可說不大:第一個是人口老化,第二個是通訊管道更多,第三個是災防相關制度比過去豐富,第四個是,可能整個世代的年輕人都還沒體會過災難。

席間我們幾位講者都笑說,剛好生命在921大地震有所交集。我本身就是埔里人,這方面的體會自然不在言下。當時也透過可能的方式在災後貢獻心力,這些經驗到現在都很銘刻在心,甚至在後續小型規模的天災人禍都「派上了用場」。這些經驗若非有正式體系傳承,那麼每個世代搞不好都要重新學習和經歷。屬於制度面的組織記憶保存,對於年輕世代的朋友也不一定能派上用場。畢竟「時代不同」,那個「默識」「學習」的歷程都要重新設計過才行。

這是一本好書

雖然這本書看起來像是大部頭的學術著作,但對於任何關心災防應變體系、韌性制度的建立,從歷史中確切學到教訓的朋友而言,真的很值得翻閱。說的世俗一點,有些章節和房屋倒榻與建築物受損的災害調查有關,這和挑什麼地方買房子就息息相關了。有些則是屬於長期制度面的檢討,例如從日本時代在台灣已存的消防體系,如何在戰後被納入警政,在1990年代又獨立出來等這些陳年往事。災害風險的管理當然不只是應變端的處置而已,還有更多屬於長期的,建基於科學途徑的討論,是這個地方選舉投票還剩30天應該多多著墨的。

謝謝林兄贈送這本書,我會好好閱讀的,也推薦給各位。

面對災難應變經驗的斷層 有 “ 2 則迴響 ”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