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DefenseTW] 民用無人機在烏克蘭的人道救援應用

Faine Greenwood’s research centers on civilian drone technology and the operational and ethical challenges these new technologies present to people affected by disaster and conflict. Greenwood previously worked as a researcher at the Harvard Humanitarian Initiative’s Signal Program, and has consulted for a number of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the World Bank, the American Red Cross,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and the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among others.

She will be with us at @CivilDefenseTW for a conversation on her recent and extensive tracking of civilian drone use cases in the Ukraine War.

Meet her (@faineg) on Nov 12, 2022 at 21:00 (UTC+8).

The event will be in English. Please register and we will be sending out meeting link prior to the event: 

https://okfntw.kktix.cc/events/civilian-drones-in-ukraine-war

Continue reading “[@CivilDefenseTW] 民用無人機在烏克蘭的人道救援應用”

在星箭的 Podcast 廣播

其實大概2006年就做過 podcast,不過當初實驗性質高,而且那時聽的人少。沒想到多年之後,又看到了 podcast 復興的跡象。

最近在 Star Rocket 三創育成 星箭廣播的邀請之下,錄了一集,專談消費 GPS 定位技術和服務的三兩事。GPS 這主題在這次「武漢肺炎」被提到很多次,原因是許多外國媒體和本國政府單位誤解了定位技術不是只有 GPS 一途而已,在對外說明時,通常把台灣所施行的「電子圍籬」誤認為使用了 GPS。

這集不是談這主題,但一個小時還是蠻好聽的。我10多年前在神達的 Mio 負責台灣和俄羅斯兩地的市場,擔任的是 regional product marketing manager,負責很多適地性服務背後看不到的規劃、採購、除錯和市場行銷整合。再加上過去的長期興趣所致,對於相關的定位技術有些經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有些事情利用這機會想想反而能順手沈澱。在此和各位朋友分享。

https://podcast.starrocket.io/52

關於登革熱地圖和空間分析

上個世紀末,網路地圖還是奢侈的服務。在2000年代中期,富有大眾性質的網路服務商 Google 推出了 Google Maps 之後,幾年之間這個服務成為了地理資訊面對大眾最主要的介面。在2010年之後,由於 web map 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環境條件的日漸成熟,不少業者開始提供 web map 資料和繪製工具的服務。在過去這兩年,再加上政府資料開放的緣故,部分帶有空間地理特性(如經緯度)的資料,也被以比較通用、開放的格式釋出在公眾網路上。目前台灣使用者嘗試運用的 cartodb.com 就是這些條件的滿足下,最常被利用來繪製網路地圖的服務之一。

Continue reading “關於登革熱地圖和空間分析”

OpenStreetMap 的個人經驗

講點古。

知道 ‪#‎OpenStreetMap‬ 算是很晚的事情,大約是2005年的時候,一直到2008年初,才正式加入 OpenStreet Map Foundation。到現在除了每年繳15英鎊的會費之外,有閒錢就會使用 PayPal 捐款給 OSM。全球的圖客目前應該數十萬有吧,但基金會的會員仍維持在五百多人

Continue reading “OpenStreetMap 的個人經驗”

國土資訊如何開放?

我也沒有解答,今天一場會議的五分鐘發言和感想。

  • 國土地理資料戰略:如果把國土資訊看成是國家的戰略資源,但在今日卻必須面臨來自如 VGI 等資料洪流的挑戰,那麼很多辯論在這個場合已經跑過兩到三年,而且也有一本我和另外59位專家所起草的願景宣言。印了一份給國發會的人,算是一本相當好的全球趨勢的議題藍圖。最忌諱的就是法規調適調到最後不知道調到跟國際上哪個生態系接,那後面的所有人都辛苦了。
  • 開放與定價策略:討論要不要「收費」或是「規費」的時候,我建議用定價策略 (pricing strategy) 來因為對內和對外的溝通。「定價策略」是個很好的架構概念,如果念茲在茲是資料開放之後所能產生的社會和經濟價值,那麼使用「定價策略」來溝通,或許比「收費」更能把這件事談的好,談的廣,並且跟所謂的「市場」接軌。
  • 人才培育:資料的開放將非常有助於新世代人才的培育,以及更多大家都知道的好處。目前公開者不少,但開放者幾希矣。原因當然包含了國土地理資訊取得之不便,從法規、授權或技術性因素來看,都有相當的人為障礙。所以人才的培育,也開始出現了相當的瓶頸(智慧城市?巨量資料?)。透過資訊工程來切入地理資訊應用的民間能量,開始慢慢湧現。此等趨勢,必須正視,而且有所因應。
  • 潛在地雷:如果目的是法規調適,那麼地政法令彙編我感覺要看看。

以下這部份我在會議沒講,因為有要事先行離開:

  • 國際參和政策的發展:國土政策和地理空間資訊的政策,在國際上有不同的學門、機構和組織之間交叉發展,但目前商業公司的角色相當強大,例如 ESRI, DigitalGlobe, Google 等跨國公司,台灣的生態圈內,在數量或是規模上,並沒有相對應的公司、機構或是組織(有錯請指正),所以因為業界需求(或帶來的市場壓力)而影響政策走向的這個部分,我感覺在台灣是相當的不明顯。目前台灣在國際參與部分,可能多以技術發展和規格制定的角度,切入如 OGC, OSGeo 的運作,目前已有成果。而屬政策方面的交流平台,不是沒有機會,而是鮮少看到有台灣的代表,無論是來自政府、法人還是業界甚至是非營利組織參加。國土地理資訊的開放,還是需要有政策科學的人進來,目前這一點在台灣似乎比較少著墨,所以在討論的部份,個人感覺多偏向技術發展、應用情境,但缺乏了國土本身特性所可能帶來的核心競爭力,或是一些傳統公共行政談的政策形成的那些部分。或是說缺乏因為有多元廠商、非營利組織和公民團體,而能夠透過意見的充分表現,帶來更全面的開放的價值選擇和政策討論,帶出國土地理資訊的開放策略。
  • 另外我也把 Place Matters 的這本書交給朋友送出,那是當初我跟 Ordinance Survey 的 Vanessa 當面要的。

以上。

開放街圖基金會

開放街圖 (OpenStreetMap) 已經為人所知,不過基金會本身的運作,雖無激情,但更為重要。話說2008年時,我成為英國開放街圖基金會的正式會員至今,已經是邁入第7個年頭。2011年後比較沒有多餘的時間,所以就用一點會員費,以及工作的一些場合,聊表心意。

當時基金會的所有正式會員,可能不到80個人,但圖資貢獻者應該已有十幾萬之譜。這種懸殊的比例,也正是網路原生組織的特性,優勢,以及困境。2013年之後,基金會的管理和會員結構大幅改變,讓事情能夠好好發展,走向下一個階段。

目前正式會員(2013年2月份統計)只有153人,關係會員則是379人。相較於開放街圖的使用者和圖資貢獻者,這比例實在是相當懸殊。

此外,開放街圖是開放街圖基金會最大的計畫。很高興能在第七個年頭,支持這麼好的計畫。

剛把該繳的錢繳了。

Project 615

各位先進,起因於 Project 615 ,這個計畫的簡單介紹如下:

摘錄一段 executive summary:

建立一個具有地理資訊的開放資料分享平台,每個人可將合法取得的資料在該分製作主題圖後分享給大家,亦可尋找後取得資料再作散佈與運用。資料是以主題式地圖的方式作分享與尋找、取得。主題地圖可為單一性資料(同一性資料層)或是多重資料套疊而成的地圖,可取得下載的資料不包含基本圖資(道路、水 系、鐵路…等構成基本地理描述的地圖)。分享途徑除在該平台上分享外,亦可以URL的方式分享給非該平台的會員。

希望能找到對於以下項目有興趣的夥伴:

  • CKAN 建置、客製、訓練、營運 http://ckan.org
  • 願意對台灣相關地理空間資料擁有之公共部門,公開施加「壓力」者,壓力的方向就是 open geo data
  • 搭配 “Hello Data” http://hellodata.org 計畫,透過 Project 615 圖台(或先期的 CKAN 倉儲) ,長期進行 open geo data 的需求和應用行為資料分析
  • 與 OKFN CKAN 團隊發展出可更完整支援相關 geospatial 屬性之 CKAN 版本,回到 CKAN 的源碼庫

Project 615 由 Code for Tomorrow 基金會籌備處發起,介紹請詳: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4Y-uMLvKF9wP7ubd53_OeuhrUMlLp_KdPngIpPpeCpo/edit?usp=sharing

作為 Project 615 可能的地理相關開放資料倉儲候選,這個計畫在這幾個月內,我會希望:

  • 透過實體 #dataweekend 活動,主動鼓勵利益相關者交流
  • 廣泛透過網路平台,邀請各級資料消費者,主動透過 Project 615 運用各種地理空間資料

目前想法大致如此,還請各位不吝指教。謝謝。

政府資料開放作業原則

參考之前 Open Law 的建議,前因後果是:

  • 研考會原本依循傳統作法,在 2012/12/22 邀請各界「專家」(即產經學政的利害關係人)針對該作業原則的草案進行討論。會後,經在場的民間人士 (CK/Whisky) 建議,立刻很爽快地答允配合進行這項「公民立法」的小活動。不論未來的結果如何,研考會開明的態度值得稱許。

Open Data Day 當日,行政院回應民間對於「開放資料」的要求,已將函送行政院及所屬各級機關政府資料開放作業原則至各所屬機關,純文字版本可供快速檢閱。

Continue reading “政府資料開放作業原則”

撞壁的不是GPS,是代議士

根據報載,國會立法委員盧秀燕在財政委員會提出 GPS 管制,並且認為要建立相關罰則及賠償辦法的建議,此舉不免貽笑大方。此例等同於因駕駛人駕車不當,而要求肇事車的原車廠做連帶的賠償責任。而列席的單位,如 NCC、交通部等,也因本位答覆慣例,無法突破問題框架,實事求是。例如「國家版的 GPS」、「國家版 GPS 資訊內容」或是「不合格圖資」等偽命題,顯然導因為果,概念挪用。此舉也顯露出不少資通訊的法規,多在不明究理的狀況,付梓成文,限制產業發展,累死政務單位。

究其遠近成因,大致有幾,短期內應無改善跡象:

  • 代議士幾無資通訊背景出身,部分邏輯訓練不佳
  • 資通訊產業變化快速, 從事政治的代議士助理,多無相關背景知識,亦無相關的人際脈絡

而實際來看,則有幾個很基本的概念,望代議士諸君與助理,天天開車,至少能有個初淺的認識:

  • GPS 是全球定位系統,並不是指地圖。若有所謂的「GPS 資訊內容」,也不包含圖資 (map data)
  • 目前通用的 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有美國的 GPS、俄羅斯的 GLONASS、中國北斗星以及歐盟的 Galileo 等。台灣常見到的車用導航機,全部支援 GPS,但支援其他系統的 GNSS,仍屬少見。車窗前的那一台車用導航機,僅是使用此類 GNSS 系統的一個終端載具
  • 台灣沒有所謂的「國家版的 GPS」
  • 在圖資部分,與車用導航較為相關者,有交通部運研所的的路網數值圖,以及各家廠商,無論是國內或是國外登記立案者,所自行建立和加值的導航圖資
  • 早期國土測繪的權責單位,並無產生可用於車用導航的路網數值圖。給車用導航機使用者圖資和一般的印刷地圖,是很不一樣的

在管制作法的背景概念部分:

  • 對所謂的「不合格圖資」進行檢驗,甚至訂定罰則等,就是對「內容」做審查。或是更精確的來說,是對「資料」做審查和管制。我很好奇,目前國內什麼樣的單位,還在對資料或是內容做審查,甚至可以因為資料之不正確,導致資料的使用者有損失時,還需要資料載體 (device) 的生產單位,附上連帶的賠償責任?
  • 殊不知,這些圖資內容,多數的原始路網數值資料,則是來自於不同的政府單位
  • 政府各單位所釋出的圖資,無論是可供車用導航機所使用,或是僅僅為印刷之需求所製圖者,品質仍參差不齊、訛誤多有。此事幾乎各國皆然,只是程度的差異

在車用導航機廠商「應負」的責任部分:

  • 廠商因行銷策略而造成駕駛人對於車用導航機之期待、使用,以及其他衍生性行為,是市場、行銷、教育以及期待管理的問題,絕大多數不是法規管制的問題。例如車用導航機的先天使用限制,冷啟動和熱啟動,車用導航機 GPS 晶片優劣、導航圖資呈現,以及路徑規劃結果之合理期待等問題

在此簡單陳述上列幾點,實際狀況更為複雜,但問題是錯的,當然解法也不會是對的。本意良善,但無的放矢,則不可取。要避免民眾迷路,那就找 Toyota 做無人駕駛汽車好了。

地理空間世界論壇 2012

這次我會參加這場會議的其中一個議程,著重於討論下面幾個議題的願景和處理原則:

  • 資料產製、維護以及管理的未來趨勢
  • 地理空間資訊的未來應用趨勢
  • 地理空間資訊科技的未來趨勢(包含 delivery mechanism)
  • 相關法律與政策的發展
  • 新一代技能以及訓練機制的發展
  • 國家級地理空間資訊中心角色的轉移
  • 私人機構以及群眾外包的角色

最後的產出應該是一份願景文件。後續是:

  • Second formal meeting in New York in August (13-15th August 2012)
  • Second High-Level Forum on GGIM in Qatar in 2013

有時候策略性的東西搞清楚一點比猛下手瞎作來得有用多了。回來之後再找機會分享。

非營利組織與 LBS

應前同事 Charles 之邀請,在定期的 Net Tuesday 聚會上,分享我對於非營利組織和 LBS 應用的一些實務經驗。本次聚會的另外兩位講者為來自 Chili Consulting 的 Christine 以及 inside.com.tw 的 Fox。另外,奶爸也列用時間介紹了 greenmap.org

非常棒的聚會。:)

Continue reading “非營利組織與 LBS”

WhereCamp Taipei

活動名稱:WhereCamp Taipei

本次聚會接續三月底目前正在美國進行的 “Where 2.0 Conference”,這是一個國內比較陌生的會議,其重要性等同於自 2005 年開辦的 “Web 2.0 Conference”。我們請到了Dongpo、Jason、還有 Schee,東坡將針對地理資訊與新的LBS服務破題,說明地理資訊的重要性。Jason 將開發營運商的角度,分享台灣 App Market 最暢銷的導航 AR(擴增實境)的開發經驗。而 Schee 則會從網路和硬體製造廠的角度,說明 Foursquare 的設計奧秘以及近期與 Vodafone 的商務合作。本次聚會以 “Where” 和網路服務為主題,在國內極為罕見,歡迎各位不吝到現場交流。

  • 主題:Hello World!
  • 活動時間:2010年4月10日 14:00~16:00
  • 報名網址:http://registrano.com/events/wherecamptaipei
  • 活動地點:新文明書局場地照片
  •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30號1樓(近大同公司,位於中山北路農安街口及德惠街口中間路段,電話02-2595-5558,現場有兒童遊戲區)
  • 活動費用:現場免費提供簡易茶水。個人消費請自行負擔。
  • 主辦單位:hopendata.org
  • 活動訊息將不定期更新。

預定主題:

  1. New Map and LBS — Dongpo Deng
  2. 台灣最賣座的導航類 iPhone AP:「台灣美食地圖AR」 開發心路歷程及心得分享 — Jason Hung (Treascovery)
  3. Foursquare 的服務設計 — Schee (4sq link)

主講人介紹:

  • Dongpo Deng – Dongpo Deng is a PhD candidate of Faculty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arth Observation(ITC), University of Twente, as well as a research assistant for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cademia Sinica. His research topic mainly focuses on semantically integration of user-generated data and public domain geospatial data via geospatial ontology. Over past five years, he also dedicated on open geospatial technologies of OGC such as GML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WMS (Web Map Service), WFS (Web Feature Service). Moreover, he also concentrates to development of Open Source GIS. He and some friends of his collaboratively founded a Taiwan chapter of OSGeo in 2007. More information is in personal website.
  • Jason Hung – Treascovery.com,Over 15 years working experience at vendor and user site. Recently, Jason Hung founding a mobile software company which focus on LBS social network applications. Jason has proven track record on managing sales, consulting, service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He got both international sales and presale management award during he was served at PepleSoft/JDE. He has strong experience at solution selling and executive presentation. His last job role is Senior AVP in charge to Software Development Center at Systex Group.
  • TH Schee – 徐子涵,曾任職於蕃薯藤(網路業)、中研院資訊所(學界)、神達電腦(製造業)及三立電視(電子媒體)的產品部門。對於地理空間的資訊服務設計,有來自不同完全產業的實戰經驗。

其他地方的 WhereCamp:

hopen.data 二月份進度報告

logo

現況

  • 目前計畫尚未正式對外公開,僅透過社交網絡往外傳遞訊息。

進度

  • 計畫 kick 0ff 會議,已於本年度一月底於台北市 Cozy 咖啡完成,與會者共五人。
  • 以 hopen.data 為名義所舉辦的第一場公開活動 “Map Party 2“,已於2月27日下午順利完成。與會者背景橫跨產業、公單位、學界、學生以及媒體,共有三十五個人付費參加。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
  • “Map Party 2” 簡報可於此下載
  • “Map Party 2” 後續動作是:(一)宣言的起草(二)於高雄市、台北市兩地,透過當地社群的力量,舉辦固定的交誼活動(三)後續「敏捷計畫」的擬定,例如與會者所提議之「五都地圖」、「艋舺地圖」等。
  • 計畫的命名、識別標誌、名片、計畫貼紙、各「敏捷計畫」以及「在地」的貼紙,草稿設計完畢,預計於下週付梓印出。貼紙將會在各相關活動中提供民眾索取。原始檔也會在網站(尚未完成)提供自行下載和改作的權利。
  • 第一個敏捷計畫已經上線:「台灣中央政府資訊檢索」。
  • Twitter, Plurk 等帳號申請完畢。
  • 相關網址申請租賃完畢。
  • 贊助「胖卡」計畫 “puncar.org” 網址再續約一年。
  • 以個人名義加入 OpenStreetMap Foundation.

三月份 Action Items

  • 計畫說明簡報 v0.1.3 繁體中文版完成。
  • 計畫說明簡報 v.0.1 英文版完成。
  • 計畫的網站(繁體中文及英文版)正在施工,訂於三月底公開上線。
  • 內部專案管理平台建置。
  • 準備四月初於台北市辦理第一場公開說明會。
  • 持續透過社交網絡,低調進行初始成員募集,以及初始計畫資源評估的工作。
  • 以計畫名義,協助「胖卡」報名 Prix Ars Electronica 2010
  • 評估五月份參與於美國華盛頓特區所舉辦的 “Gov 2.0 Expo

不堪一擊的資訊國力

〈立法院第6屆第2會期全院各委員會第2 次聯席會議紀錄〉:

提案人:親民黨立法院黨團 黃義交

八、國科會對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發展計畫補助,不僅不合效益,技術又遠遠落後先進國家,更有與業界實際需求產生極大落差,擬刪除預算如下:

1.太空科技發展基金經費擬刪除13 億1,000 萬元,福衛1 號、福衛2 號,用於氣象之運用,成效不彰,3 號argo 解析度6.5 公尺,遠低於國際間可交易1 公尺解析度影象,目前google earth免費提供map,不知國內為何發展技術如此落後且自製比例偏低,不及4%,中共已發射載人火箭升空,國科會還在發展10 年前技術,故擬刪除經費13 億1,000 萬元。

福爾摩沙衛星二號拍攝高鐵列車衛星遙測影像〉:

圖四為複製Google Earth上的衛星影像,圖中不但高鐵部份尚未完成,連高鐵大道都不見任何動工的跡象,表示影像拍攝時間可能有兩年以上。目前惟有台灣的福衛二號衛星可以每天經過台灣上空,爲台灣留下珍貴的歷史紀錄,也爲全台未來的建設發展,提供最新最即時的資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第1231次委員會議紀錄〉:

(二)為整合展現歷年來「國土資訊系統計畫」已建置完成之資料,提供政府機關及一般民眾輕易檢視此成果,建議由內政部仿傚美國Google Earth平台,利用現有已完成之資料,建置本土之數值台灣展示平台,自95年度即辦理「國土資訊系統跨平台應用整體規劃暨第一期試辦計畫」。

延伸閱讀:

*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位置情報和書籍內容

Books: Mapped:”

So why not visualize places mentioned in books on a map? Now you can. Our team has begun to animate the static information found in books by organizing a sample of locations from them on an interactive Google Map, with snippets of text from the book, and links to the actual pages where the locations are mentioned.

範例:

*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雖然科高和博客來有合作,但在台灣要試行這服務,可能要兩年。不過把自己的書(網路版)這樣弄可能會相當有趣,可以省掉一些談圖資授權的步驟吧。

有點相關:

* 計畫辦公室技術研發分項計畫–時空座標—歷史地圖運用的推動

網路地圖導覽介面設計的範例

一週大概會上一次友邁的產品UrMap看看,但目前是「地標查詢系統暫停開放」的狀態。據說在本月22日前,服務是無法使用的。不知她們遇到了什麼樣的問題。如果是「招數用老」的使用者介面要做翻修,那我想到的是最近才剛上線的「ちず丸ビジネス(仮)」,是個參考的方向。

ちず丸ビジネス(仮) - ビジネスマンにぴったりの地図 /路線検索・時刻表・天気予報などと連動 ちず丸ビジネス(仮) - ビジネスマンにぴったりの地図 /路線検索・時刻表・天気予報などと連動7

合力把這產品做出來的兩家公司是…
Continue reading “網路地圖導覽介面設計的範例”

情境和行動出版

KDDI老是圖謀不軌,日前又跨出了一步。這次是要讓CGM搭上「行動」的列車,而且這種CGM的作法還不是non-mobile internet的服務商想模仿就能無痛達到的。“Mobile web publishing and surfing based on environmental sensing data”:

The excess and wide distribution of digital content on the WWW makes it difficult for users to efficiently access their desired content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cell-phone based web acc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mand for personalized, life-style enhancing services (e.g., publishing and/or surfing the customized contents) on a daily life will increas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sensing mechanism of the user’s situational information captured only “at that place” and “at that time” via a cell phone, and also describes the mechanism of the content publishing and content surfing based on such sensing data.

手機本來就是天生的社交(social)起點,透過手機所搭起的媒體,很自然就可以藉由「處理」或是加值服務的營造而呈現其豐富的社交性質。屆時,社交媒體(social media)的面貌將比鄒開蓮和台灣雅虎PR念茲在茲的公民媒體(social media?)更名符其實。

不過手機跟人跟的這麼緊,透過它來自主或是不自覺的產生「社交媒材」,總是在個人的社交網絡擴大後,會避無可避的帶來隱私和揭露層次的問題。KDDI為了早點研究這課題,2006年07月31日吃下活在Mixi陰影下,但仍是日本SNS第二大的GREE。同年11月16日推出EZ GREE行動SNS服務。11天後,也就是11月27日,會員數即超過10萬人。但別興奮,這都還只是第一步而已。原GREE仍是SNS的第一代產品,無法漂亮解開行動SNS加值服務的封印。支援軍KDDI Labs駛入,開始弄上述的情境和行動出版課題。

跳開原思路,所以XACML當然就是選擇之一了。

新聞和「地方」的出路

燒的,昨天才剛上線

(株)全国新聞ネットの概要

全国の新聞社47社が出資して2006年9月15日設立。資本金は7,050万円。本社は東京都千代田区内幸町。取締役会長は多田昭重(ただ・あきしげ)西日本新聞社社長、取締役社長は林憲一郎(はやし・けんいちろう=元社団法人共同通信社デジタル事業担当局長)。出資47社のほかに地方紙5社がコンテンツ提供などで事業に参加。

【出資新聞社47社】

北海道新聞社、室蘭民報社、河北新報社、東奥日報社、デーリー東北新聞社、秋田魁新報社、山形新聞社、岩手日報社、福島民報社、福島民友新聞社、下野新聞社、茨城新聞社、上毛新聞社、千葉日報社、神奈川新聞社、埼玉新聞社、山梨日日新聞社、信濃毎日新聞社、新潟日報社、中日新聞社、伊勢新聞社、静岡新聞社、岐阜新聞社、北日本新聞社、北國新聞社、福井新聞社、京都新聞社、神戸新聞社、山陽新聞社、中国新聞社、新日本海新聞社、山陰中央新報社、四国新聞社、愛媛新聞社、高知新聞社、西日本新聞社、大分合同新聞社、宮崎日日新聞社、長崎新聞社、佐賀新聞社、熊本日日新聞社、南日本新聞社、沖縄タイムス社、琉球新報社、産業経済新聞社、日本経済新聞社、ジャパンタイムズ

延伸閱讀:

* Yahoo!追撃?、52新聞社+共同通信社のニュースを配信する「47NEWS」が開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