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晨間讀報。
(1) W3C 現在開放非會員和組織運透過 community 機制的名義加入外圍工作群組,分為 community 和 business 兩個主題。前者完全開放,後者若非 W3C 會員則年費300美金。建議台灣關心網路的營利或非營利組織朋友們可以主動參與:
(2) 這其實是我自己的疑惑,而 +Charles Chuang 也在一次的討論特別提出來,就是台灣在發展 open data 時如果只強調「加值」,那麼後續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初步得到本次來台訪問的英國 data.gov.uk 前總監 Andrew 回應是,英國政府 data.gov.uk 即使計畫已進行了三年,雖然因為各種因素讓整個計畫的發展維度和速度不一,但整個開放資料的策略仍扣緊三個軸心辯證發展,
– Economic Growth
– Improving Public Services
– Transparency
另外他特別強調,data.gov.uk 之所以兩次在計畫低潮時能取得動能,主要原因是社會壓力希望政府往公開資訊的「透明 (transparency)」的方向突破, 所以才能推展至今。 這點我們可以好好參考。
(3) +ilya Lee 也在討論時特別指出 open data 計畫的:
– 指標該怎麼設定?
– 時程該以幾年來評估其影響?
Andrew 說這在他所了解個各國 initiatives 之中都是屬於低度開發的主題, 他目前和 W3C 以及 Tim Berner’s-Lee 即將成立的 Open Data Institue 正在研究。 如果國內有其他的產官言單位想繼續鑽這個議題,我想未來我們可以保持跟英國這邊良好的聯絡。若是從 ecnomic impact 的角度來看,我看過的評估報告有幾篇談這份專談歐盟各國各機構釋出公開資訊的定價策略經驗。約四百多頁,非常有價值。
不過若以公部門的角度來看這問題,本次代表 GSA.gov 來台的 Kathy 可能比較有經驗,我們想辦法來請教她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