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再來摸 mobile imaging 的東西。既然是 mobile phone 那當然就要在 mobile 的情境下搞。手機拍照仍然是第一環。系列一,動態自拍:
越過車首,手機由鳥瞰位置往前斜下拍。中間黃線為分向線,近端漆面耗損,料想是道路在拓寬後才重漆不久。左方是樹影,陽光在西側。畫面遠近端的對焦由清楚到模糊,帶出不太對勁的壓縮速度感。我不知道這是照相手機的問題還是什麼timing剛好被我抓到。數位相機要在這個角度拍可能不是很方便
左腳外側為分向線。這張簡單,只要出腳和位置抓對即可搞定。光線在右前方,所以影子剛好拖在前進的反方向。數位相機要在這個角度拍,左胸會被壓縮到騎乘的相對位置。我猜會有一點難度
安全帽、護目鏡、眼鏡框、帽喙、短俏髮(大笑)、防摔衣、背包肩帶、手機吊帶、贊助商貼紙等皆半掩入鏡,後方為無法避免的電線,正好說明在台灣道路上拍攝時,很難避開的道路元素之一。數位相機應該可以拍出比這更好的圖
此為左手持手機,由左身斜後方低角度往左下巴的方向拍攝。此時剛好進入短彎道中的右傾姿態,所以畫面中遠方的低矮土坡,會在高出視線看進去右肩的上緣很多。頭遠右前方的遠方看去,帽沿也因此看起來比較短些。數位相機要在這角度拍,難度可能非常高,因為你要考慮到人其實是在隨時準備破壞穩定的傾斜狀態之中,會沒有手拿大的相機,所以一定要有其他固定的器材。這張我可以拍的更好,但timing、右彎的曲率、彎道頂點後的景色還有自身入彎的速度和檔位等元素,只能碰運氣。口罩和「暖頸」有入鏡,注意看脖子
高角度,大概是自拍不用器材可以拍到的最高角度,是手拉到左肩後還要不能影響右半軀體的位置。水溝蓋、道路外沿、車頭、單手、帽簷、右膝頭。就是取景的角度和位置而已
若欲模仿,請於安全的地方施行,並考量自身的能力與他人之安全。
補:手機是 Tempo 的 :)
高角度那張真不錯!!
原來手機相機..較好拿..可以如此之用
之前我在上班時間邊騎車邊拍照的時候因為騎車速度過慢,被後面的摩托車撞倒,幸好只有擦傷。所以真的要小心!
這樣博命演出,記得年曆要賣貴一點….
還有,你可以做一篇「台島萬里-租車行專輯」的專題給蘋果或自由(稿費可多少補貼一下尿布奶粉錢…),除介紹租車行之外,也可將你多年來租車經驗及撇步傳授給大家喔。
很棒耶!
SCHEE要不要考慮記錄一年
明年做一本年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