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防災的試煉

一些本次豪大雨的感想:

  • 中央和各級政府的官方防災訊息傳遞,缺乏清晰的資訊近用(accessibility)策略,層次感不足、即時性不足、管道多樣化不足、網站負載能量也嚴重不足。
  • 危難時,足夠份量的防災資訊入口未到位,這是需要長期建立資訊近用識別的。把縣市網站入口整個切換為防災資訊專區,是權宜,但並非長久因應防災資訊紊亂的方法。
  • 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主要的訊息傳遞管道之一,防災的社交媒體訊息傳播,在此次豪大雨特報期間,仍未見有明顯的改善。
  • Open Data(開放資料)的價值,在急難時更容易顯現。開放資料可協助解決政府部門間各行其是以及混亂的訊息流。
  • 民間防災以及市民回報之網路服務系統,如 Makoci 和 Ushahidi.tw 等,缺乏長期社群經營以及快速協作的機制,所以開放資料之效益,未能明顯體現。
  • 網路防災的研究案做再多也沒用,官方應一次又一次有效的投注資源、建構、執行、驗證和改善,才是重點。

後續: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