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的開放資料政策,堪稱是全世界最為大膽之一,但日前 The Guardian 所揭露的一份市調,卻顯示出更為複雜的人因挑戰。這些挑戰深具啟發:
- 1000名受訪者,受訪對象為公單位聘僱職員
- 72% 受訪者表示,資料的開放與應用在未來三年會益發重要
- 78% 受訪者表示,並不知道政府開放資料的確切計畫以及具體效益為何
- 57% 受訪者表示,不知道如何獲取或是解讀資料
- 66% 受訪者表示,不知道他們個人在開放資料推動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 52% 受訪者同意資料的開放,對於公單位和私營機構而言,都能促進新興產業發展,並且帶來新的工作機會和服務型態
- 75% 受訪者表示,對於他們機構之外的資料幾乎一無所知,也不知道這些資料要如何促進新型態公共服務的發展
回到台灣,搭配日本為例,有很多點可以討論。透過以下幾張圖可以相當清楚的理解台灣幾個公部門在未來幾年的:
- 策略發展的方向為何(或是沒有策略,只有時程)
- 發展的罩門是什麼
- 產出和內外部績效型態為何
- 非營利組織和業者可以有什麼樣的合理期待
- 跟國際接了什麼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