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Open Data 商務模式探討與案例分享
開放資料的發展與二十年前的網際網路,有何類同?促進資料的開放流通,在文化、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面,如何爆發需求、創造和傳播知識,滿足消費者需求? 將資料轉化為有價資產,為什麼需要開放?位處訊息孤島的台灣產業,如何在全球浮現的 Open Data 價值鏈,翻轉地域劣勢,取得先機?資料更為巨量、即時的面貌,如何影響城市、企業、智庫、組織和個人的生命?更為開放的各國政府資料,是機會還是危機?
感謝:範圍抓的太大,也因為刻意把 social impact 拉的太廣一點,所以和適合在這種場合談的,有些脫離。最後是總結台灣公部門和中小企業在發展開放資料策略時,可能落入的死胡同,算是一些觀察。
– Confrontational (political movement) 採取對抗而非協同
– Black market (data as product) 鼓勵黑市資料交易
– Forbidden city (cultural taboo) 忽略資料和文化禁忌
– Forgotten role of science (research) 忽略科研基礎
– Spiraling downstream (policy & positioning) 自動往生態下遊移動
– Night market syndrome (small pieces loosely joined?) 夜市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