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 ODA 和 ODI 合作的期許

過去的經驗以及一些期許,說明如下:

  • ODA 為政府傾點扶植的產業聯盟,雖然由台北市電腦公會代管,但本質上是中央政府扶植的樣板聯盟。
  • ODA 的會員多無開放資料的經驗,甚至是本身的商業模式和開放資料的發展,也是大相衝突。但這不是關鍵,關鍵是接取政府公開資料 (public data) 特許發展者,也可聲稱是開放資料 (open data) 的成功案例,此乃貽笑國際大方。單一公司吃了加速器,並不會真的加速發展。
  • PSI (public sector information) 的發展運用就是 PSI 的發展運用,開放資料是另外一件事。明顯混淆,只會造成更多遺憾。
  • 過去半年來多次在 ODA 相關的外發新聞稿,一直有提到單一人名的現象。但其他的聯盟會員呢?
  • 過去三個月來中央政府相關單位的簡報,當提到 ODA 時,也一直提到單一人名和單一公司。
  • ODA 目前僅有臉書群組,沒有網站。相關決議事項,對聯盟成員亦無主動告知。
  • 我們可以看看今天會發出的媒體新聞稿,是否會有重複的單一人名和公司出現,來判斷開放聯盟一事,是否為 #openwashing 的機制。
  • 國際交流和合作在這時代有輕量敏捷但準確的作法,也能真正讓台灣的私營機構直接接軌,多方嘗試。大陣仗其實成效不佳。

聯盟成員都是能人好人,但作業文化和習慣會讓這件事成為相當封閉的發展,作廢過去四年來的各方努力。體態強化飲料喝了幾罐,不會就變成極限運動選手的。

註:ODI 是英國的 Open Data Institute

延伸閱讀:見賢,請趕快思齊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