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鋒會另解

這篇的意思是說網路有三層,當然這不是很經精確的說法,但對解釋一些事情比較快速明白。

第一層就是你現在看到的,網站、內容、串流訊息等。例如什麼台灣的行政院要了解網路世代,都是落在對這一層風情的不解。把這整個狀況想成是看到東北季風來臨,海上浪濤白白,不敢真的走下去又怕築起來的海防又全面潰堤,所以總是要派人站海巡,丟些肉粽角,架起沿岸監視器,安慰安慰。春天的吶喊到了,發現風向大變,自然又鬆懈以對。夏天不遠,沒想到還真的捲起千推有強勁颱風來襲,這下子就糟糕了。

第三層是硬體,例如伺服器、網路線、海纜等。

第二層的是你看不到,就是介於軟和硬,虛和實的中間,比如說各種基礎協定、規範、文化等。這一層在老技術圈子主導的網路文化,影響遠超過三十年,通常淵源良久的技術友友圈們,也認為「開放」和「強韌 (resilient)」是不需要多加說明的最高指導原則。

快轉三百倍,某國目前在第一層和第三層都是世界翹楚,挾著上下兩層的壓力,爽快的夾心第二層。馬雲、雷軍都知道這事,只有還困在理解第一層的:

1. 台灣媒體(如:追捧網路/選舉成功學)
2. 行政院(如:學習網路用語)

還搞不太清楚自己真正的價值和面臨的挑戰。機會呢?有的。我當時勸了幾個學者去烏鎮,可惜都不是來自台灣。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