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GDPR 生效之後,臉書受到不少壓力。在使用者數據的部分,例如允許下載的使用者個人資料,包含數據的分類、匯出檔案能回溯到什麼時間點,以及資料的格式等,也作出了不少調整。2012年左右,雖然我們可以透過一些程序透過臉書在愛爾蘭的註冊公司和當地的隱私保護機關獲得同樣等級的資料。但當時要花三個月以上,現在只要三個小時就能完成。在這一點,我們可能要感謝許多長年來為個人資料和隱私保護的國內外團體的努力。
那麼,最近臉書對於歐洲的使用者要再登入使用時,又攔了一層宣告 (disclaimer)。宣告裡有提供下載個人完整資料的連結。我們當然知道這些資料並非臉書知道關於你的所有數據,但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能拿到一份幾百MB甚至是幾G大小的壓縮檔,解開之後光看目錄就能讓你嚇出一身冷汗。
目錄的結構是這樣的,實際的內容是什麼,我們也做點簡單的說明。這不是完整版,完整的訊息太多,建議各位自己看看:
- about_you
– friend_peer_group.html
– your_address_books.html 你朋友從古至今的所有聯絡訊息,當然包含所有的手機號碼 - ads
– Advertisers Who Uploaded a Contact List With Your Information 上傳過你聯絡資料的廣告商是哪些
– Advertisers You’ve Interacted With 互動過的廣告清單 - apps_and_websites
- calls_and_messages
- comments 從古至今你所有的留言
- events
- following_and_followers
- friends 所有朋友清單、曾收到的所有邀請、曾拒絕所有邀請、曾發出的所有邀請、曾移出的所有朋友清單
- groups
- likes_and_reactions 所有按讚和其他針對單篇文章的互動行為
- location_history
- marketplace
- messages 曾發出過的所有訊息
- network_information
- other_activity
- pages
- payment_history
- photos_and_videos 所有的照片和影片 posts 所有的貼文
- profile_information 個人資料的所有資料和所有的更新歷程
- saved_items search_items
- search_history 所有你檢索過的關鍵字詞
- security_and_login_information 所有關於你過去登出入行為的數據
- your_places
這些應該足夠很多人看上一陣子,但這些數據並非所有臉書知道的關於你的數據。所以想想看,方便和隱私之間,妳要如何抉擇?有時候你的抉擇影響到的還不是你自己一個人而已,是整串整掛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