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你想像中的「網軍」這回事

在幾個場合我都鼓勵關心「網軍」現象的朋友們盡量不要使用「網軍」這個詞。原因很簡單,你越用「網軍」就越看不清楚,這問題出在你用的詞,這個詞就是讓你看不清楚的原點。貪圖「便利」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我們想想,在一個社會維護「安全」的人員,你會如何稱呼?以台灣社會的情境來看,我們能很容易的分別出軍人、憲兵、特勤、特警、警察、保安、安全人員、義警、義消、保鑣等以「安全」為職業或為其主要職業行為的「身份」。你若想用一個詞彙來統稱這些人,這顯然並非簡單之事。

我說你家門口出去的路口,每天早上都有「安全人員」在疏導交通。你聽了一定會很奇怪,會問我說是「交警」還是「義警」甚至是「導護家長」「導護媽媽」。同樣的,夏天在各大水域穿的紅短褲「那些人」,如果我說他們也是「安全人員」,你可能會笑說我腦袋是否壞了,明明就是「救生員」,要說安全人員也說的過去,但這個社會普遍並不會把救生員想都不想就丟到「安全人員」。

絕大多數涉及安全行為的安全人士,都不是安全人員。安全是一個概念,保護是一種行為,但「安保」也不是這樣湊起來就能把這些人員都算在裡面。「安保」不是在談這個層面的安全。而形形色色的「安全」,不同的執行者都有不同的專業,也有不同的稱謂。

那麼,在網路上有這麼形形色色的「角色」,到底要如何稱呼呢?不認識的就叫「網友」,在政治領域能有「網路影響力」和能被「辨識」出有「集體行為」的,就叫「網軍」?相較於「實體」世界,絕大多數朋友所熟悉的「網路」世界運作,取決於「程式碼」和「演算法」的運作。所以一個帳號或帳戶是不是一個人,這點很難說。同樣的,在政治議題上能發揮影響力的帳號,多一點就叫「網軍」?帳號和帳號之間針對議題互動頻繁,就叫「網路聲量」?

即使在面對大眾溝通,你也不會説社會的犯罪事件在統計上多了幾筆,都能把帳算在「安全人員」的不勝任。事實上你講這句話應該沒什麼人聽得懂是什麼。但為什麼「網軍」會被用的這麼頻繁?而且不該用的人還用得更頻繁?

第一個原因當然是某種「失語症」,第二個則是只能借用困在傳統媒體的各種概念和詞彙,來指涉網路社群媒體上個人所觀察到的現象。但「網路」「社群」「媒體」「資訊」各有其非常不同之專業,而涉其事者更是萬象繽紛,非一人一行一詞所能涵攝。

簡單來說,少用「網軍」,多用更精確的詞彙來形容各個利益相關者和各種網路現象,才是踏出讓眼睛明亮的第一步。

訂閱 Telegram 頻道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