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來波蘭主要是參加一場國際的會議。不過我有個癖好,只要有機會出國,必定好好觀察當地摩托車的文化。而下手了解文化的最快方法之一就是在當地騎車,閱讀當地雜誌,跑一些當地車友會去的景點。與其在旁觀察,倒不如成員一份子。
於是自去年開會順道走了斯洛文尼亞和義大利東北地區之後,今年再來到了波蘭的首都華沙。由於我有一場演講,所以沒辦法很紮實安排裝備和行程。而且由於初冬頗冷,華沙目前清晨已經是零下的溫度。什麼裝備都沒有帶。但好在體能夏天時在台灣有紮實的鍛鍊,體態算是近幾年最好的狀態了。仗著不怎麼怕冷的體質,聯絡一番後就順利拿到了車。不過更巧的是,租車的地點就在會議旁邊不到50公尺之處。若是放棄這大好機會,顯然就相當的說不過去。
會議第二天,我找了空檔和車店溝通。除了租車的細節之外,聊了不少波蘭當地的狀況。他們生意不怎麼好做就是。在全國將近四千萬的人口當中,騎車的人很少。這有點出乎我意料,竟是平原遍佈的國家,雖然道路的舖設狀況實在是東歐的水準(容後解釋),但幾乎不見首都華沙路上有摩托車。我猜想可能是冬天太冷所致,而且波蘭也不像捷克有著令人光榮的 Skoda 歷史,二戰後該被摧毀的都被摧毀了。華沙所有建物九成毀於大戰,是個非常苦難悲情的國度。想到這我們就聊開了,租車騎車這回事,反而變成附屬目的。
註:待補(因為目前在莫斯科機場轉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