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實在不是看的很懂,正嘗試了解內涵是什麼。但我覺得應該是兩個方向來看:(一)由上而下,先釐清所謂「國際」的作法的挑戰、機會和限制是什麼,然後(二)由下而上,清楚了解台灣本身文化和產業體質之現況為何。不是臆測,更不是看媒體潮詞來搞資通訊政策,而是透過夠紮實的在地情報網,擬定有效的政策。
范良銹:從蕭副總統萬長、副總統當選人吳敦義、行政院張進福政務委員、張善政政務委員、行政院研考會宋餘俠副主委之專題演講,以及前兩場之研討,我們瞭解到我國ICT(資通訊)產業有15項世界第一… [略]…
台灣政府應該是夾在中間的樞紐,但可能別把自己看成由上而下的發動者,尤其是提到「政策扶持智慧產業鏈,具國際競爭力進軍國際巿場」這句話的時候,太多失敗的資通訊政策前例,都是政府搞錯了自己本身的定位。
世界第一就先不要浮誇了。紮實一點好。
書於 @ 阿姆斯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