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協、零時政府,以及不斷突破的第三

數位文化協會零時政府很不一樣,又很一樣。林林總總前後十多年的發展,是很有趣的借鏡。

一個有的是媒體和組織的精細 hacking 的能力,能直接在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hack” 到中央和各地的災害應變中心,傳為美談。幾年後的今天,當各地的政府還在探索什麼是 crowdsourcing government data 的時候,例如本次馬航 MH370 班機和群包衛星影像辨識,找出可能失事地點,但在2009年的時候,其實莫拉克的例子,已經完美的詮釋了技術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有效的穿透,就是 scale up 的模式。後來幾個驚人的計畫,例如胖卡、Punch Party、泛科學,以及各式商業化的作為,算是當初所累積能量的突破路徑。

另外一個在技術 hacking 精熟強悍,敏捷無雙,能直接快速反應局勢,打造新生湧現的服務,虛實來回串接。遠在2000年的初期,已經有協作的默契。直到2014年的今日,亞洲各地還在談什麼是開放政府、開放資料的時候,零時政府作了一個只有在台灣才長得出來的美好示範,證明技術才是重點,才是 scale out 的關鍵。目前的幾個驚人計畫,例如萌典、沃草、Hackfoldr 等,也是能量的出路,成形的關鍵。

突破的最新疆界在哪,我們還不知道。兩邊的核心發起,擁有的 talent 完全不一樣,雖然突破的心境可能類似,但信仰的價值在操作型定義,更是大相逕庭。不過這些台灣社會都很需要。這都是新媒體,都是四十歲以下,都是台灣的希望。怎麼走出那條大規模突破的風貌,讓整個世代翻起,都還在嘗試。或許不斷突破之間,能看到那不斷突破的第三,是台灣網路最美的風景。

最難突破的不是這些,還有其他。機會越來越濃厚。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