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透過社會運動改變亞太的想像(太陽花)

所謂佔領國會(或是太陽花)的網路世代運動,對於亞太各國的影響是?一些思考:

  • 香港的軟體開發者基數相對不足,中國因素已經深入社會,缺乏讓網路發酵的網路溫床。對香港的影響很多朋友談過,但對香港網路動員的影響是什麼,或許可以再多一點研究。
  • 泰國的網路普及率不若台灣高,社會動員的形態跟台灣差異頗大。實質壓力點的產生,不在(也不是)透過網路,但網路動員的運用也很普及,但若要說到協作型態的動員,還有一大段距離。
  • 日本有強大的地域建構和發展脈絡,可以好好吸收類神經式的決策和動員模型的能量。直白來說就是有很多地方 (local regions) 可以去。台灣在地域脈絡的層面上,幾乎完全沒有涵水層。網路大潮一來,就直衝直接漫到中央政府。
  • 柬埔寨、印尼、緬甸等都有國際的外援系統,可以支援被擠出去的尖端網路世代。到處都找得到還算不錯的監督政府的工作(你沒聽錯,是工作),媒體(各種形態)和非營利組織(透明、人權、環境等)都有。台灣這些比較完整的外援體系,早都撤的差不多了,還在的跟網路的勾連也比較有限。網路的訊息濃度和動員頻率高了,自然就會長出很異質的生態,例如社交媒體的優養化(Facebook 和 LINE 使用者佔人口比例)對決上傳統媒體的優養化(有幾台24小時的新聞台),衝突點就從「面」,擴展的整個世代(媒體和決策模式)之爭。這個兩個優養生態都不好移植,甚至不太可能移植到其他地方。但什麼是可以移植的,可以好好開始運作。有些外援體系渴望在東南亞國家培養類似台灣這樣的優養生態,因為這種生態是可以培養出有利於他們勢力介入的種子,但由於這些外援體系和台灣離的太遠,摸不到脈絡,也找不到人。
  • 台灣有些比較有經驗的,把本地的網路動員力量找了個出口發出去,比如說,鄉民測試就被擠到矽谷的新創公司的服務(如 hackpad, meteor),新創垂直型媒體擠到臉書(臉書是境外勢力,無誤),還有什麼是擠出去的,也可以多觀察。擠的出去,就是台灣網路發展的新疆界,都會帶有台灣的味道,哪一天還變成整個台灣網路治理 (internet governance) 的新疆界,成就新型態的網路發展(或商業發展),很有機會,但要趕快。
  • 台灣這種獨一無二的發展現況,如救災般的網路動員,是一種孤立情勢下的美(這是 ICANN CEO 下意識在這個專訪想講的) 。其他亞洲國家很難長得出來,當然有人會有綺麗的想像,例如日本記者福島香織的報導,不過我建議訂閱她的 twitter @kaori0516kaori 比較一手。我覺得能具體造成改變的部分,目前要從詮釋下手。根據我在莫拉克的經驗(後來因為這個案例,我花了時間飛到歐美自行發表,也受邀到某個計畫擔任顧問)。當然你找台灣無論是什麼單位,大概拿不到什麼補助就是了,所以請有志學界的人,趕快多寫一些小論文,儘快把這些經驗切一個分段,落下篇幅。我大概知道哪些地方可以投而且被刊登的機率很高,是不是學界承認的期刊不是重點,重點是提供觀點,而且在網路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如何實質影響亞洲社會發展的點。有興趣的朋友請跟我聯絡。我當時在跟 EJC (European Journalism Center) 分享一些經驗時,他們說為什麼這些台灣的經驗沒有好好發表。我那時的前後幾年都太忙,沒時間寫,但有時間講。寫還是要有專人來處理。甚至 “Ten parallels between the telegraph and the Internet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這種角度也會很棒,台灣算是這個區域第一個透過網路在動員和政治意義層次上,有如此高度的例子。
  • 直接在政治上位的區域整合和網絡,台灣有些早已加入,但沒有扮演什麼重要的角色,所以這些位子後面的整掛資源鏈,有沒有網路的角色,根本就不重要(我們有幾位朋友在推動亞洲各地的開放資料發展,很有這種感受)。透過世銀、亞洲開發銀行和部分長期在亞洲經營的援助發展 (aid and development) 體系,台灣的民間有些影響力,但網路沒扮演什麼角色,所以也不用想太多。至於網路能扮演比較積極角色影響亞洲社會的,有相對久遠的 ICANN,以及最近美國 NTIA 和 IANA 的事情。這是一個好的時間點,我可能會去今年在印度的 APrIGF 分享(自我揭露:我在 MSG 委員會,有時間就可以加入)。至於網創或電商部分,相對有點遠,跟本次運動比較無關,也沒什麼著力點。
  • 至於民主和自由體制的維護等,談的聞人太多,我沒有什麼新看法。
  • 雙邊貿易談判的部份要如何揭露,可能可以從台灣這一次在網路上所揭露的作法,各國的民間可以學到不少。畢竟在這些國家談 TPP 或是其他多邊協議,也是家常便飯。

一杯花茶,先快寫這些。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