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林百里的實話

針對這則評論抿嘴少言(因為發現年齡漸長後開會偶遇這些公司的創辦人),但有一比喻:懂海洋的就懂網路,所以先搞懂網路或先搞懂海洋,肯定更有機會達到逃逸速度 (escape velocity) 而看到迥異的風景。

我也還沒想的很清楚,但分享一點看法。

路基 (land-based) 為主的發展途徑,本來既有環境能提供什麼總體資源就是恆定的,因此路基資源之定位、開採、輸送和整體開發,比的就是開採技術、「大小」和地緣區位先天所帶 來的優勢。例如澳洲鐵礦、海灣地區石油、上海之於長江吞吐等。目前成功的電子和代工業者安份守在市場「定位」之後的價值鏈,而「定位」一事,則由聰明的其 他商業公司所扮演。

鴻海、廣達、和碩、英業達等集團的巨大「成功」,尤其是鴻海,之所以會被類比為13世紀成吉思汗的帝國,而不是17世紀荷屬東印度公司,想來也是在這樣的 認知架構下成立的。但後者是公司,崛起於海權時代。雖然地緣仍扮演重要角色,但在管理規制、貨幣、貿易、海權、締約、甚至戰爭行為等,卻掌握了所有的關 鍵,完全突破了阿姆斯特丹一個彈丸之地所能達到的路基發展天花板,其影響在數百年之後仍歷歷存在。紐約舊名就是「新阿姆斯特丹」,荷蘭人摸過的,都成了 寶。

網路是海權的下個階段,IP 和地理位置不是先天就綁死的,IP 資源的設計就是超越地理限制的(當然受到地緣綁定的狀態也會更加明顯)。但所謂雲端、IoT 等,都不可能自外於 Internet 的影響,因此若沒有好好研究 internet 是如何在競合之下暴發出巨大的影響力(包含市場),當然什麼機會也就都看不到。

就算看到了,能出航的船舶、船員和海事經驗的訓練,也不是一朝一日能成其所就。荷蘭人的測繪水準(例如 cartography)堪稱世界第一(請查 cartography and capitalism),要了解網路,「測繪」和了解現況的功夫是避無可避。

AMS-IX(阿姆斯特丹網路交換中心)和 CHN-IX 剛互訪,聽過這則合作的訊息嗎?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