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讀報時刻看到相關訊息,感到相當的不可思議。
第2、5、10項的工作重點項目都是問題。其他暫時沒有專業和時間細究,留待他人。
2 的部分:成立個人資料評議中心
九月底之後連續三到四週的週末好好交流探討。
5 的部分:運用開放資料掌握經濟景氣動向
誰運用?運用的「主詞」「主體」是誰?是國發會自己,還是對其他平行的政府機關?還是透過所謂的開放資料平台,釋出號稱「開放」的資料,藉由各種政策工具和手段,來達成掌握經濟景氣的動向?經濟景氣的動向是台灣你自己可以掌握的嗎?或是只能求得「探知」的水平?政府過去所釋出的資料集,尤其是社會經濟統計的數據部分,在時效、信度,和釋出頻率上,足以達成「掌握」的目標嗎?社會經濟數據收集的原始流程目前狀況為何?有信心嗎? 還是本來就有計畫要走,例如電子發票,所以就把計畫上綱到了「國發會」新任主委的10大工作重點?這是什麼樣的「國發」重點工作項目的規劃「途徑」?篇幅內所描述的情境 (scenario) 是否粗糙 (rough) 且不可思議的一廂情願?
10 的部分:加速open data的執行及推動一站式智慧服務型政府
這段篇幅是誰寫的?為何水平越來越不忍卒睹?通篇自我矛盾,完全不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