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不一定是媒體 做付費訂閱制最好不要天天想著媒體

純粹是對近來想走網路訂閱制媒體的觀察,尤其是當好幾家不幸退出市場或是轉移經營權的同時。

內容的訂閱當然有一定的市場,但在看這個市場是如何讓閱聽眾願意付費之前,首先有個概念必須被澄清,那就是想做內容(文字)訂閱市場的「服務」,最好不要一開始就做「媒體」。聽起來很怪,是不?

其實不會的。我舉兩個可能各位稍微不熟悉的例子,例子A是在台灣的外籍「分析師」。這位應該在電子業或是專門服務電子業的公關公司多少聽過其名,至少曾在蘋果、微軟和 Automattic 任職所鍛鍊出來的「觀點」,也為他的訂閱服務帶來不少付費讀者。他多年來累積了為數眾多的付費訂閱用戶,但是他的故事沒什麼好談的,我相信這麼多聰明的朋友偶爾也會看到他的文章,畢竟他的訂閱用戶來自全球市場,來自台灣仍屬非常少數。

簡單來說,內容訂閱的價格是一個月10塊美金,一年100塊美金。有興趣的朋友請自己查詢,我就不多幫他廣告了。

另外一個比較特別的例子B,是一個澳洲和愛爾蘭的團隊,剛好他們所「編寫」的主題是台灣最熱門的運動項目:跑步。你可能想說,慢跑就是慢跑,寫慢跑的「文章」會有人訂閱嗎?不是這麼多的「粉絲團」?也有這麼多的「論壇」?還有更多的即時通訊群組?還有需要發展付費訂閱的服務模式嗎?

答案是有的,而且我不只是很樂意付錢的訂閱者,而且還是忠實的擁護者。同樣是「吃到飽」的模式,但在內容的元素,至少多加入了一個在運動產業圈最重要的角色:運動員。

如果你喜歡跑步,要不要想想自己「一個人」在跑步的周邊花了多少錢?飲食控制?衣服?鞋襪?防護?課程?裝備?醫療行為?

那麼三個人呢?

三千個人?IAAF 黃金田徑大獎賽?各類慢跑、田徑和三鐵賽事?一個 Mo Farah 或是 David Rudisha 能帶來多少的關注和市場?這個市場有什麼語言和地域的限制?

內行的人都知道,這個市場是極為驚人的。你可以不看評論,不看新聞,但總會有機會在生命和生活的各個階段穿到一雙有品牌的運動鞋。如果妳對自己有更高的期許,那就會像我一樣,對運動訓練的各種訊息有著付費的狂熱。

想想妳是如何開始跑步的?妳是如何鍛鍊自己?妳的訊息來源來自?妳願意相信身旁的同事,還是一個世界級運動員在柏林馬拉松前的「備戰計畫」,而且只要花一次性的10塊美金?

這些訊息是一般專業的網路媒體可以取得的嗎?專業的雜誌呢?這些現有的內容在什麼通路可以取得?取得的成本是否很高?

在跑步的世界,相對於各種球鞋和服飾的運動品牌來說,專務於文字內容的服務少了很多。但這不是說跑步的人不需要,而是跑步牽涉到「身體」,身體的鍛鍊不是像買支 iPhone 8  看起來潮就能搞定的。跑步的鍛鍊和防護比較接近於非常個人化的「準醫療」行為,但找到跑步的「醫生」或「醫院」對絕大多數的運動人口來說,付出成本比醫療成本還高,但選擇卻少了很多。即使是在台灣這種看起來跑步活動相當蓬勃的國度,實際願意花費在教練和醫護服務的金錢,多數人仍然是接受不起。

例子B妙就妙在這處,他們很巧妙的在網路技術團隊仍不是很齊備的初期,開拓了訂閱內容之專業和龐大的新市場。這些專業的內容不只不會分食現有教練和訓練體系的市場,更在這些專業和非專業之間,創造出了非常好的新的利潤空間。他們積極和頂尖運動員、教練團隊和「俱樂部」合作,很快就在一定的「行家市場」創造出口碑。俱樂部對台灣朋友而言大概相當陌生,美國和德國朋友比較有機會熟悉這種運動組織結構的玩法,如田徑名將輩出的 Santa Monica Track Club(成立於1972)年即是一例。

他們的內容服務並非以「媒體」為職志出發,也不像不少台灣新興媒體,務求「社會影響力」的提高,但打正戰是台面下轉換來的商務行為。此種作法在這三年來非常多見,多到每隔一段日子就會有不同新媒體的旗號上台演出。

想想看這些台灣新興網路媒體想朝訂閱制走的困境,再回來對照上述的例子AB。他們絕大多數在檯面下的服務商模,並不足以支撐此種以訂閱為出發目之媒體公司的生存。有些可能曾經想要往服務業走,例如財經、科技屬性,就往會展和公關發展,我這邊也不窮舉所有聽過的嘗試。

我好奇的是,台灣的新興網路媒體多半將自己定位在什麼市場?是媒體市場,還是專業市場?是什麼樣的專業市場型態?是內容業,還是服務業?這個服務業顯然不能單獨存在,那依附的服務業目前是什麼狀態?這個服務業的成長空間如何?網路服務的進入,是讓成長空間擴大,還是只能撿拾碎屑分食?

以上提供參考。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