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esidency 再探

最近聽到有人又在談愛沙尼亞這東西,簡單報告個人觀察心得。

  • 計畫 e-Residency 正式跑了四周年後,從一些數據來看,實際申請人國籍前二十名只有三個是西歐國家,第四個可以把英國算進去
  • 這些數據透過 medium 可以找到比較詳細的報表(我忘了在哪看到的了)
  • 申請人登記性別高達88%是男性
  • 地理上的歐洲、歐盟和歐洲經濟體 (EEA) 是不一樣的概念,有些人在談這些事情的時候很容易搞混,要談政策可能要具有更充足準確的常識比較好,自己沒時間,就要有智庫代勞
  • 愛沙尼亞中央集權程度高,因此做這事在理論上搞得起來。有些國家中央集權的程度不高,例如瑞士則為此例,因此涉及地方稅收大宗等的工商登記甚至到金融服務等,瑞士各州有很高的自主權,各州的銀行多,私人銀行也多,來自海外要到瑞士或是透過瑞士進行新創或商業行為,在工商登記部分,中央權限很有限,基本上連發放居留證都不是中央政府在主管的。瑞士不用搞這套
  • 另外愛沙尼亞在 NATO CCDCOE 的特殊角色(如網路準戰爭行為和網路聯合防禦體系)要考量。這是讓 e-Residency 能啟動和有外部信任的基礎
  • 移工的跨境匯款現象在西歐很頻繁,愛沙尼亞我看銀行電子化程度高,但數量不多。不過這兩三家主要的銀行在處理東歐和西歐的金流不知道以前是不是一個節點。這要查查,因為這些金流是怎麼跑的,可能有幾段是愛沙尼亞政府吃得到的。我記得國際的 ILO 組織有一些報告。蓬勃的匯兌經濟行為當然也讓很多沒有當地金融帳戶的勞工有了各種奇怪的匯兌服務可以用。匯兌的模式多,街頭據點多,靠這生活的人很多,把服務做上網的也不少。愛沙尼亞的 transferwise 當然是翹楚之一,或許在 e-Residency 只是在另外搭了一個架構上的「路徑」讓本來就有這些行為的經濟活動稍微再「正規化」
  • 能不能在銀行開公司戶很重要,e-Residency 不保證這一塊行不行。銀行要不要承認 e-Residency 的資格,這是一關。承認 e-Residency 的條件資格,這資格的後面的但書跟什麼限制,這也要看清楚看懂,這樣才是評估這東西可不可行如何行的基礎。例如幾個 EEA 內的直布羅陀、馬爾他、列支敦斯登等地,都在某些業務有其特殊性,也有人把這幾個地方看成是某些業務進入歐盟的「破口」,甚至是某些東西只要能在這幾個地方「發行」,就可以被視為准入歐盟市場的先天跳板(族繁不及備載)
  • 愛沙尼亞當某些歐洲政治結構的輪值主席或委員會成員的時間要看一下
  • D5 變成 D7 這套路要懂,國際合作的結構是多重的,但最好不要忽略政府的角色或是依賴在幾個「明星」身上
  • APEC ABAC 的小組,在實質上的意義是聊勝於無

簡單感想如上。這東西還有很多其他好聊的,但整體來說最好不要只看單一的網路資訊源說故事。尤其是這一兩年才開始看到這東西的,我認為一定會瞄錯目標。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