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的幕僚這次講得對,民進黨的亞洲矽谷是老人家知道的矽谷,這句話是沒錯的。但大家也別太興奮,因為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的矽谷,本質上都是矽谷。矽谷地區是全美和加州的特例,這個特例,我們可以從一些數字先來了解。
美國加州矽谷
行政區範圍(定義)
- Santa Clara County
- San Mateo County
- Alameda County (Fremont, Union City, Newark)
- Santa Cruz County (Scotts Valley)
面積:約4,801平方公里
人口:290萬
家戶所得中位數:98,553美金 (Santa Clara + San Mateo in 2014)
新生兒:約31,500人 (2014)
外國出生人口:約105萬(佔總人口36.3%,全美平均為13.1%)
- 墨西哥:21%
- 中國:14%
- 亞洲其他:12%
- 菲律賓:11%
- 越南:11%
- 印度:11%
- 美洲:9%
- 歐、非、大洋洲:1%
人口結構(歲)
- < 17 @ 23%
- 18–24 @ 8%
- 25–44 @ 30%
- 45–64 @ 26%
- > 65 @ 13%
種族
- 白人:36%
- 亞裔:31%
- 西班牙和拉丁裔:26.5%
- 黑人或非洲裔:2.5%
- 其他:4%
教育程度
- 研究所以上 21%
- 大學 26%
- 專科 25%
- 高中 16%
- 低於高中 12%
語言(居住五年以上家庭使用語言 2013)
- 西班牙文
- 中文
- 其他印歐語系語言
- 越南文
- 其他亞洲和大洋洲語言
- Tagalog
簡單來說就是,矽谷的「尋常」家戶,普遍落於高社經地位階層,而且還遠遠高出美國各州的平均水準。無論是民進黨的「老矽谷人」還是朱立倫的「年輕矽谷人」,都是專注在具有全球性、壟斷性的網路或科技公司。這些公司所累積的財富和人才,台灣99.99%的人都不會是直接受益者。知道如何直接受益的,要不就是已經在全球某些垂直分工體系內的上游,要不就是本來就有矽谷的關係和淵源。
台灣想要連結矽谷,以過去的「亞洲矽谷」或是朱立倫的學習之旅,目前的做法,本質上都是讓富者更富強者更強的跨國連連看遊戲。矽谷對台灣輿論來說是一個不滅的神話,一個沒有經過討論和挑戰的敘事。對政策面來說,現在也是盲目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