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ncarX 之推進與實驗

Dear Portnoy,

感謝你的問題。這問題我想了一個多禮拜,很快的來寫一些心得,也需要各位的意見參與。行動參與的部份,目前還太早,磨不出來。基本上 PuncarX 一定是源自於 Puncar,也就是目前正在執行的計畫。「胖卡」有非常強勢所在,也有不堪之處。

胖卡的強勢所在是什麼?胖卡真正吸引人的是什麼?這強勢換了個地方(例如越南),還能否存在?這強勢如何搭在台灣的強勢所在,進而輸出?

這些問題我還沒認真想清楚,只有三不五時畫些手稿輔助思考。

那麼,胖卡的不堪之處是什麼?是什麼原因讓胖卡在特定幾個領域裡面如此不堪?這不堪的狀況,若是換了個地方執行,會獲得突破嗎?又,胖卡目前最大的瓶頸是什麼?先撇開上面的思考,來看看你提到的 http://catchafire.org/

這組織的業務項目是:

  • connecting nonprofits professionals
  • changing the way people volunteer

組織的顧客名單都是大有來頭,例如:

標示為「 驚!」的部份是我知道的組織,而這組織的背後似乎有 Al Gore。顯然這計畫的底子和脈絡,比想像中的要多很多。OK,我們回來想。胖卡目前有做到 connecting ngo professionals, 或是 changing the way people volunteer?

Connecting 有做到,NGO Professionals 或許沒有,changing 有一些,the way people volunteer 可能只是個夢。

其實胖卡所正在克服和面臨的問題,比我們沒有出車的這些人能想像的還多很多。胖卡能活到現在,也不是靠一般思路和策略的規劃與執行。胖卡之能在檯面上,跟地緣、機運以及人的成份有很濃的關係,這三個剛好是最難制度化轉移的部份,或是生出一個 guideline 輸出到其他國家。

舉一個我知道在胖卡第一期(或是第二期)轉型前的狀況,例如「宅男宅配到偏鄉」,很好聽,但完全不切實際,這是在台灣媒體和文化脈絡下才有效。真實的胖卡課程,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師資來源,說實在的,來自都市的宅男,根本就無法勝任。頂多是「下鄉」去受一下震撼教育,然後回台北放在心裡。

跳開一下上面的思考脈絡,PuncarX 可以搭在台灣的 IT 實力上輸出。不過前提是,台灣有 IT 實力,而且對於輸入國有很大的誘因。

不過要知道台灣 IT 實力有無誘因,也沒這麼難。比較知道胖卡且和台灣製造業天天打交道的,目前此群組內可能只有我一個。這也是我這三年來之所以甘願在製造業待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玩真的,就要進去玩,這樣才知道怎麼抓資源和抓定位。:p

我記得跟一個韓國的女孩子聊過,她說,胖卡基本上是政府單位應該做的,而不是民間。或許這句話就限縮(或是點醒)了胖卡可以輸出的地區。這些地區是東南亞、北亞、中亞、南亞、西亞、非洲和中南美。

胖卡的課程目前有幾條軸線,這跟合作單位、資源單位以及師資有很大的綁定關係。由於我最近比較沒在看非洲的相關計畫,而東南亞的東西也是這半年才開始看,所以還抓不準 PuncarX 要做什麼。

PuncarX 對美國、日本等國家而言,應該是完全不適合,至少其計畫的社會意義和執行層次上會完全不同。麵包車有台灣的歷史記憶脈絡,但是在東南亞、北亞、中亞、南亞、西亞、非洲和中南美的那個記憶脈絡是什麼,我覺得 GVO 反而會更熟悉。

另外一個對於做事的人言比較需要面對的,就是 Puncar 和 PuncarX 的錢要哪裡來。這問題可能是最後處理(或是最先處理),但卻是避不開的。

待續。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