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篇文章: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php?id=1822
以公路總局角度來說,這個其實簡單。先分享日本國道和縣道的標示系統(排除東京都)。在通過行政區域的縣界時,都會有個標誌,說明目前通過的是什麼城市。國道的標誌大,所以有城市意象的圖標,例如通過東名就會知道,啊,進入靜岡縣了。縣道的標示小,但會知道通過什麼村落。例如在長野縣,啊,通過野澤村了。但日本還有道路休息站(道之驛 [1]),這作法跟地域經濟結合,總共九百多個,我走過六七十個,也可以分享一些經驗。日本目前記錄是只有一個人全部完走。但我記得,五六年前不知道是某縣市政府還是某公路總局,有人去考察過啊?
台灣的公路標示系統就是讓你不知道你在哪裡,所以鼓勵的是趕路的行為。只有公路的交叉出入口有指引。
歐洲各國的作法也不錯,有機會再來分享。我在各國騎摩托車的距離累積的數萬公里,台灣的省縣道在2006年底,能走完的也全部都騎過一趟。對於公路旅遊有相當的體悟。對了,民國六十年代的道路里程石碑,我手上也有好幾個。
[1]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81%93%E4%B9%8B%E9%A9%9B
那個60年代里程碑倒還蠻有興趣看看的。那是我們的歷史軌跡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