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odhack 英國洪水三兩事

這邊譯文水準相當低落,但你知道我的意思。

其實英國這次2014年的 #floodhack 就是2009年我協助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的#morakot 風災(就是那個民間災情中心)。當初除了開拓基金會的執行長之外,我也強力主張一定要接取政府的資料,所以後來跟其他團隊的作法都不太一樣,也可以算是台灣比較具體開放資料的濫觴。

唯一的差別是,台灣的狀況有些奇特點,所以搞不出類似 Facebook, Google 或是 Microsoft 等英國分舵和政府與不同機構協作的氛圍和執行節奏,例如:

  • 非營利組織在進行災難防救時,私營企業角色有限(尤其以資通訊、網路為例)
  • 所謂的「社群」文化,刻意淡化組織在此事能扮演的角色
  • 政府單位的資通訊諮詢管道,以政府採購為生的廠商為主(或是智庫),所以私營機構的角色和味道,皆由此等生態內的單位主導
  • 政府流程緩慢,我想有些朋友聽過內政部地政司的內部說法(關於實價登錄),就知道事實不是只有一個面向而已。同理可以套用到其他的部會
  • 在台網路公司,除旗下有新聞頻道外,不會主動發起,例如 Google, Yahoo 和 Microsoft,簡單來說不敢碰觸公共議題(甚至是技術宣教)

因此到了2014年,即使 #morakot 的經驗模式不遜於英國這一次的 #floodhack,災難防救和網路的光景,仍然只是會議上無關緊要的甜梗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