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GDS 摔大跤

春節在政府數位服務圈子裡流傳最廣的文章之一。近兩年來大受歡迎且為全球盛讚的英國 GDS 團隊遭致第一次重大的公開挫敗(可能是2015年大選要到了被 Register 教訓?)[a]。簡述幾個文章所描述的問題:

  1. GDS 團隊蜚聲海內,善於數位公關。
  2. GDS 的總監在受訪時表示,部分計畫的規模和影響遠比想像大上很多 。
  3. 缺乏使用者是誰的意識:具體例子如2014年4月開始至今的轉移計畫,計畫目標是英國簽證和移民服務網站(隸屬 UKVI),更重要的使用者包含如商業機構和簽證代辦機構,而不是 GDS 預設想當然爾的單一申請者。或是 HMRC (HM Revenue & Customs) 等涉及大量使用者進行關鍵稅務查詢和申報的部份。。
  4. 低估數位服務變動(網站只是數位服務其中一環)和文化轉移所需要的時間。
  5. 因為 GDS 而能為政府數位預算省下多少支出的說法(主要是來自於數位服務自助化而節省聘用的人力支出),在實際執行各種計畫之後遭致 National Audit Office 兩次公開表示不同意。
  6. 缺乏對第一線使用者(公務人員)的訓練投資(編按:數位服務有服務鏈,不是蓋房子)。
  7. 去年12月執行的300個網站轉移「大霹靂計畫」遇到各種反彈和挫折,而後遺症陸續發酵。

幾篇有趣的留言:

  • 留言:為什麼在政府安裝 Google Analytics 是一件可以辯論的事。
  • 留言:在政府網站溝通規範尚未進入最終版前,合作的政府網站每週要針對內容以直白英文 (plain English) 修改一次,這是敏捷 (agile) 的表現?
  • 留言:GDS 打過交道,他們不是笨蛋,但他們已經累積到一定的人數。

整篇文章和回應相當精采,推薦一讀。在網路和數位當道的門風之下,GDS 正被盛讚為新一代的典範,不過就如同2009年上線的 data.gov 之後也是眾人學習的目標,但歷經了n次的調整和團隊變動之後,各地才驚覺原來不是只有一種作法。而號稱開放的資料目錄 (data catalog) 也似乎不是重點。台灣各界在開始追逐 GDS 時,或許看看另外一面的說法,也不失為摩拳擦掌的開工之禮 [b]。

[a] http://www.theregister.co.uk/2015/02/18/the_inside_story_of_govuk
[b] http://news.rti.org.tw/news/detail/?recordId=169204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