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 是怎麼被檢討的?

花點時間,看完這場談美國歐巴馬政府在 GSA 所建立的 18F,以及放在身旁的 USDS (US Digital Service) 在成立兩年之後學到了什麼的聽證會。這兩個單位成立目的在於如何藉由導入時下流行和熱門的「敏捷開發」、「開放源碼」和「使用者導向」等概念,來促進聯邦政府技術服務的進步。

當然事情不會這麼簡單。聽到幾個關鍵:

(1) GAO 有 High Risk List 但 USDS/18F 不是很清楚有這東西,這份 list 詳細列出 GAO 認為最有問題的地方(如 VA 的資訊系統問題),照理說 USDS/18F 可以直接從裡面挑問題來解決或證實自己的這套在政府裡面是行得通的。

(2) USDS/18F 對於其作為是否服務合 《聯邦政府資訊科技採購改革法案》法案 (FITARA Act) 還不是很清楚。

(3) 各單位的 CIO 和 USDS/18F 的關係很微妙,如空降師般的 18F 挑戰場和戰區,有沒有經過指揮官 (CIO) 同意?

(4) USDS/18F 會不會搶了業者該做的事?

18F 這個「黑」機關被併入 GSA 的 TTS,接下來框列的新台幣兩百多億的預算要做些事。多多看人家怎麼檢討,也是一種很基本的訓練。

多了解: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