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日內瓦網路座談後記

沒有系統,簡單紀錄,只記錄我講的,其他順其自然。

 

第一場的 Geneva.Zone 座談總共進行了90分鐘,後來話題就聊開了。不過我習慣一直掛著 VPN 用,但似乎有點問題,最後切到用手機直接上 Uber Conference 用當地的 Sunrise 電信線路,才比較順利。另外一提,Uber Conference 的介面是很友善的,但如果沒有經驗,可能一開始會不知所措。兩週後若還有朋友要參加第二場,建議提早撥入,熟悉那個「空間」的感覺。

有人問到「日內瓦」如何以一個「城市」之姿卻得到如此的國際知名度和「認可」,這個似乎不好回答,但這是一個很棒的問題。單從城市規模而言,日內瓦不過是四十多萬人,連台北市板橋區都不如,這就更別說其他的亞洲三級四級城市了。有人從地方自治層面來由分說明,而有人則是問說從生活層面是否可以看出端倪。前者我當然不是專家,但討論將近二十分鐘,超級精彩(錯過的虧到了)。但後者我可有些不少在地觀察。例如從大量從法國過來的通勤人口,公共交通路網的佈建,區域票價、車班頻次和車站設點所在的村莊基本人口資料,這些都至少可以看出日內瓦邦本身在「磁吸」鄰近其他邦以及周圍法國的幾個小鎮資源的強大「淫威」。這顯非一朝一日而成,千百年的歷史是有的。但現在的「治理」和地方自治的權力運作,又讓日內瓦不太受大時代的波動影響,繼續做實了周遭區域的政經皇冠。

[…後略三千字…]

我和幾位在日內瓦生活和工作朋友聊過之後,會分別安排他們「坐檯」,包含在這裡生活的,也有在這裡成長然後去亞洲工作的。會後也和在 CERN 進行研究的物理學家的家裡吃了頓晚餐,他們以研究者之姿待在這個城市,體驗的面向又非常的不同。相較於大家可能稍微比較熟悉的美國,日內瓦在很多層面的「國際化」是遠遠高於絕大多數美國城市。

兩週以後見,也歡迎各位許願座談的題目。我們也會準備和 igf.swiss 有關的網路政策主題。目前有 twitterinstagram 可以訂閱,我還在想要不要一個比較積極的 telegram 頻道。。


有興趣也請下載兩個瑞士生活必需的 app 以體驗其「威力」: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