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台灣網路治理論壇 (2019)

年度盛會,有幾個很棒的議程,速記今年感想。

開幕典禮部分

有新意的是林佳龍(交通部部長)和酈英傑(AIT 處長)兩位。林談5G頻譜和台灣的機會,但這「網路治理」的場合,並沒有電信和頻譜競標的實質利益相關者,例如三大兩小電信營運商等,所以本場合他的發言大概不太適合。不過早期台灣在網路治理的國際參與,交通部郵電司諸君堪稱是先賢先烈。曾任交通部部長的賀陳旦,我記得也出席過往年的台灣治理論壇。至於美國在台協會的酈英傑,自上任之後比前任走得更勤,更公開。本場他談台灣過去在資安的「先行經驗」,當然是以「華為案」的電信核心基礎設施,禁止使用中國產品的「臺灣經驗」為致詞主軸。這基調我印象是在今年度二三月分在其他場合(不只是在台灣)開始被談起。事實如何,也就是「臺灣經驗」哪些是值得美國和美國的盟邦學習的,反而缺少更密集的討論。這點我認為有點可惜。當然,本次網路治理論壇,Google, Facebook, Netflix 等美商也派人出席(另有源自於美國的 Baker McKenzie 律所)。ICANN 註冊地又在美國,AIT 處長致詞,橫刀殺入,是理由充沛的。

專題演講

Akinori Maemura 來自 ICANN 董事會,也算是接下前中華電信獨董 Kuowei Wu 在 ICANN 董事會留下的 ASO (Address Supporting Organization) 的席次。這場專題演講,沒有什麼意見。

大會專題演講 x 2

主要就是 OTT 慘遭境外勢力長驅直入的既成事實的再度確認。但本地 OTT 的危機感,若以網路治理的四面稜鏡觀之:法規、市場、慣例 (norm) 和規範 (control),即使在其他更大的平台,也未曾累積足夠的研究和討論。所以在本論壇被塞入了極高的危機意識。OTT 這一塊和通傳會當然密切相關,但通傳會的「神經現在被抽走了」,在虛位主委的態勢之下,錢大衛諸君可能不免的要面臨一場腥風血雨。

另外就是「提供業者平台的信任度」。這場沒有意見,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平台業者對台的窗口和名字要記得。

第一天下午的工作坊

我參加了兩場,都是關注比較久的議題。

  1. 軍方在資安治理的角色(國防安全研究院
  2. 晶片身分證:在隱私或資安上的風險(台灣人權促進會

我自2009年開始參加 IGF/APrIGF/TWIGF 系列和周邊會議,本屆第一場來自國防安全研究院的議題,完全足以排上前三大最值得聽的場次。主要是原因:

  • 議題的新穎度
  • 議題的複雜度
  • 台灣在國際 + 網路 + 政治地緣關係的定位尋覓過程
  • 台灣過去經驗的價值(如災防和義消警等志願者網絡入民防法,推動網路民防的思考等
  • 本議題在網路治理論壇生態圈中的超級稀缺度
  • Panelists 的認真和專業程度

事實上「資安治理」這個命題,可能還低估了這場的意義。裡面談什麼,我就不多說,麻煩關注的朋友,多多按圖索驥,不會失望的。

第二場談 eID,資訊的密度很高。這場也有點奇特,長期關注的朋友也不會陌生。換發 eID 可能牽涉到至少2300萬人,這個的影響和風險層面是台灣政府從未面對過的。好巧不巧,就在這場次的前一週,銓敘部的事件,讓我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到現行大規模資料外洩的風險管理「模型」「流程」為何。這些觀察所累積的經驗,能拿來推敲台灣政府藉由換發 eID,同時「雙軌」努力推動發行 eID,以及後續模仿愛沙尼亞 X-Road 資料基礎共通網絡層的「隱匿」進程上,會有什麼樣光景。

其他都很精彩,只是我沒有多餘的時間。希望下一個年度的台灣治理論壇有更多的新面孔。或許從本身 MSG 執委會的改組,就能讓更好更棒的事情發生。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