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 LINE 的新聞稿,以及 Web 平台本身。幾點觀察如下,有誤請多指教:
(1) LINE Taiwan 近一兩年來收到不少來自政府各級單位的關切和壓力,在2020大選前半年前推出這個機制,可以說是最後期限了。
(2) 這平台本身號稱跟「4大中立查核機構」合作,但這「四大」可稱之為「大」者,可能尚無一可符合。所謂「四大」機構,僅有一個「事實查核中心」在組織面、工作流程,還有監督機制的部分,比較充分,但「事實查核中心」目前應該還不具法人身份。「真的假的」並非機構,本身也不具法人身份,比較像是某種計畫和機制。「萊姆吐司」和「MyGoPen」的資訊則是比較模糊,但兩者應該有營利型態的組織(如工作室、公司)在支持。在「事實查核」這種具高度爭議和判斷的合作案,這部分可能需要多一點釐清。照理說,LINE Taiwan 和這「四大」的合作一案,應該有某種契約關係。簽約文書的甲方乙方是誰,LINE Taiwan 本身最清楚。
(3) Web 平台本身看起來像是趕鴨子上架的結果,有幾筆數據在觀察一週之後,開始略顯整個計畫即將面臨的困窘端倪。快舉幾例:
- 「總舉報訊息數」一直停留在1.2k?
- 「總舉報人數」每日約增加1k,但自7月23日公開上線前,早已累積80k多的人數。不過這裡指的「人數」應該指的是「帳號」而不是「人數」。帳號數和人數兩者意義是不一樣的
- 「正向影響力」這個指標欠缺完整說明,短期內似乎沒有意義
- 查核的夥伴,以「萊姆吐司」和「MyGoPen」最為積極,經兩方所查核的訊息數量,也遠居第一和第二。相較於「事實查核中心」和「真的假的」,這兩家也是最為積極和其他電視以及傳統媒體合作的夥伴
- 至於「事實查核中心」的部分,看起來都是平台上線前就上稿好的內容。而本身是「社群」「機制」但卻被推向肩負「事實查核功能」的「真的假的」,經其查核的訊息則數,目前則是停在零
- Web 平台的頁面有一些 ranking,但 ranking 的設計和揭露要小心。以目前的狀況來說,有心的研究者可以從每日更新的狀態和從各欄位的資訊,推敲出此合作案是否有用有效的一些推論
- Web 平台還有一些資訊很有趣,我想積極的研究者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
另外,新聞稿本身揭露了很多數字,例如:
- LINE 在台擁有2,100萬月活躍用戶,每天在群組間傳遞93億則訊息,平均每人每天透過平台更接收及傳送超過上百則訊息
我對這幾個數字是如何介定和算出來的有高度的興趣。另外,還有一份名為「可疑訊息辨別與查證質化與量化」的調查,調查內所透露出的數字,可以推斷出這個「數位當責計畫」的計畫模式,本想要解決的問題的範圍 (scope) 是什麼。
不過我直覺來看,這個計畫可能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重要,但在給各方利益相關者一個「完整的交代」部分,相較於其他跨國的平台業者,則是達到了高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