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防治訊息操弄與人權保障」座談會
場合:
- Organizer: Legislator Zhong Jiabin Congress Office
- Meeting time: April 10, 2020 (Friday) at 10 a.m.
- Venue: Room 302, Red Building of the Legislative Yuan (No. 1, Zhongshan South Road, Zhongzheng District, Taipei City)
以下為列席發表意見所用的個人備註。
疫情期間政府收集了什麼資料?
- 1922 專線通話數據和留存資料
- 1988 專線通話數據和留存資料
- 口罩實名 1.0-4.0 留存資料
- 口罩實名網購的各介面(據說有18個介面)
- 口罩寄海外親人(實名、海內外地址)
- 電子圍籬(CECC、電信業者)
- 檢疫和隔離(CECC、衛警民政)
- 細胞簡訊(CECC、電信業者、災防中心)
- 人流熱力圖(CECC、中華電信)
- Contact tracing(疫調人員、電信業者)
- 檢疫(防疫)資料庫 <-> 境管資料庫連結與勾稽
- 檢疫(防疫)資料庫 <-> 警政資料庫連結與勾稽
- 檢疫(防疫)資料庫 <-> 衛政資料庫連結與勾稽
- 檢疫(防疫)資料庫 <-> 民政資料庫連結與勾稽
- 地方所產生、經手、處理和保管處理者
- 居家關懷(MOHW 推薦的 app)
- 政府委託單位所產生而大規模搜集之輿情資料
- 口罩販賣機所搜集之資料
- 上該 metadata
- 各級學校因應政府命令或臨時管制作為所蒐集之個人資料
- 民間因應政府命令或臨時管制作為所蒐集之個人資料
以上並非完整清單,也可能跟事實和事實之認定與詮釋有所差異。僅供參考。
若我們用 GDPR 在資料流通過的各角色來看,以下需清楚:
- data owner
- data controller
- data processor
- data custodian
有幾個問題:
- 這些資料(流)最少經過幾手?
- 最多經過幾手?
- 最容易有個人資訊外流的環節是?
簡單來講就是只談電子圍籬是相當不足的。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