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需要立陶宛的什麼

我看到有些討論很吃味,主要是台灣政府近來對立陶宛的公開加碼,所達到的規模已經是非邦交國家最高調的。交朋友是相對的,當然也不都是實用主義在背後指導。但立陶宛到底可以給台灣什麼,目前的討論還很少。

前情提要:台灣對立陶宛的感謝就如午後雷陣雨一樣 (2021/06)

產業鍊轉移關我什麼關係

現在時空不同,甫過新年,台灣駐立陶宛的辦事處、經濟部、國發會等單位,高調連續加碼。不過本質上來說,這可以歸納成兩種做法:

  1. 台灣主導的產業鍊轉移、對接、媒合(例如2021考察團工研院被委任的這件事
  2. 融資和補助(中東歐發展基金兩億美元、十億美元融資額度等)

1 不用我們擔心,2 稍微特別。這兩個都要和立陶宛政府打招呼,單憑台灣政府單方面是一個巴掌打不響,資源也投不出去。「畫押」的額度大聲喊出來,接下來的執行細節再慢慢處理。這些都是對接「產業鍊」的打法,換成了其他國家想跟台灣交朋友設立以 “Taiwanese” 為名的駐外單位,有沒有這麼好康就很難說了。可是,這些產鏈業轉移跟你我都沒什麼關係,融資額度也不會跟你我的工作有關係,路上要看到立陶宛人更是難上加難。唯一能聊表慰藉交交朋友的,就是買買啤酒商品,遠端「集氣」「助力」。

唯一比較特別的是兩件事,但這可能是旁支的誤打誤撞。一個是啤酒,一個是電商專館。啤酒很多人很嗨也不用我說,但詹宏志搞立陶宛電商的專館,算是立陶宛本來就有的作法。想想這也不賴,買買立陶宛商品貼貼照片,迅速捲起「速食」「速成」的支持,是這個數位年代的主流。

立陶宛過得有點苦

立陶宛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台灣能跟它開始交朋友當然是美事一件。但立陶宛是一個自獨立後國內人口大量流失的國家,流失的人口總數遠遠超過兩成。簡單來說,這個國家是一個苦難奮鬥中的國家,東邊還有極其不友善的白俄羅斯。在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的總體經濟規模和人口基數還是最大的。立陶宛執政政府一下子要跟俄羅斯、白俄羅斯和中國高調衝突,想見其國內的氣氛,也不若台灣所想的如此平和和「一致對外」。

主權國家的「民主遊戲」不是一般人能碰能理解的,不過產業鍊的部分,台灣倒是玩得頗為精熟。可是立陶宛如此之遠,經貿產業被捲進了主權國家的「魷魚遊戲」,是要真的洗頭下去,還是做個樣子就好?這問題就很妙,很難回答的好。

立陶宛有什麼

為了堅守雙方國家認同的主流價值主張,那在經貿發展是不是只有產業鏈這條途徑可以玩?台灣看起來給立陶宛的資源不少,但立陶宛可以給台灣什麼?

立陶宛可不可以給台灣市場?立陶宛可以給台灣資源准入歐洲市場的第三條路徑嗎?立陶宛的百年對抗和存活經驗,對台灣供應鏈的韌性有什麼價值?立陶宛和背後同處 Baltic Sea 的兩國在對接 “Visegrád Group” 的 connectivity 層面,能不能給台灣什麼?立陶宛國家男子籃球隊的數十年來威名遠播,對台灣的運動界有什麼啟發?

或許我們要認真多了解立陶宛,才能真正了解這個國家,交成這個朋友?

https://www.reddit.com/r/MapPorn/comments/kb3fg2/9_ways_to_divide_lithuania/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