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印尼總統府 UKP-PPP 小組的邀請函,準備要去這場會議用非正式的方式介紹 Code for Tomorrow。一些關於會議的基本資料:
- 會議 http://www.opengovpartnership.org/asia-pacific-regional-meeting-may-6-7-2014
- 會議主軸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5Hzxgo-M8KFRy01cWhROVdfUkF5UnpQb3Etc1RObjBiMUxN/edit?usp=sharing
- 講者清單 http://events.opengovindonesia.org/speakers
- 會議議程 http://events.opengovindonesia.org/agenda
關於 OGP 可參考 https://blog.schee.info/2012/12/26/ogp-taiwan/
OGP 是近年來在外交和國合體系最主要的新興多邊合作架構,首腦是傳統英美國際援助單位,米國由國務院體系發動,英國是首相官邸轄下,也就是大家很熟的 data.gov.uk 後背後龐大的團隊。有點複雜,有興趣的朋友請不吝在此直接討論。
這次在 OGP APAC Regional Conference 預計介紹:
- CfT 的模式(多利益相關者交流、開放體驗、夥伴關係、人才訓練和社會創新育成)
- CfT 的各種經驗(網站上有很多)
- 強調夥伴關係的強化,例如 DSP, PIXNET Hackathon, Code for Healthcare 以及準備中的 SmartGov Conference 和 Palo Alto – Taipei Hackathon
目的:
- 讓與會者知道原來在台灣已有相對東南亞國協的成熟開放政府模式和能量(雖然地方政府本身是比較弱一點,民間強了很多)
- 促進 CfT 在亞太地區國際援助機構的實質能見度
- 促成 CfT 和幾個東南亞單位的實質合作與交流
簡單來說:大部分這個區域的 transparency 或是 accountability initiative 都還停留在冷戰時期的國際援助和發展作法,但近年因為 open data 和 open government 的緣故,讓 technology driven 的模式有了能見度和位子(尤其在北美和歐盟,或是傳說中的肯亞…)。不是有 civic 又有 tech 味道來發起的 initiative,在這區域實在是很少,因為本區域成熟的 civic society 根本就不需要走 tech-driven。
臺灣的 tech-driven 和 civic society 在這幾年來也由於 open data 的關係,在整個生態的發展上也和日本分別有不同的味道。這時機點不花點時間去跟東南亞友人說說,就是浪費了時代給予的機會啦。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一下我對於開放資料在東南亞發展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