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特殊情況,台灣一般官方會議多半不考慮遠端參與之可能,再加上訊息揭露缺乏章法,因此諮詢品質整體被拖累的低落不堪,代表和包容性不足。今年下半年因人常不在台灣,已多次謝絕會議邀請。這部份台企就做的好得多,不少遠端會議,基本上算是早餐中餐晚餐便飯。
但陸委會職權特殊,堪稱容有外交和內政兩大部會之特色。資料開放在陸委會等特殊體質部會,本來就非優先考量。別說開放,連公開都非常的難。不公開的原因除政治因素外(抱歉,懂得有限),我優先想到的反而是整體資訊整備度貧弱低落的實際問題。
因此明日上午的諮詢會議,當然是不可能會飛回去一趟。但還是花了四十五分鐘做張圖,聊表參與之意。整個想法是參考美國國務院的作法,因為這單位陸委會可能比較熟悉。後續若要自力救濟,也不會落得沒有管道找不到有 @state.gov電郵後綴的人員。
45分鐘也算很有誠意。此事可大可小,可粗可細,至於意見有無價值,我著實不知,就再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