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Taiwan 國家級全球攬才網站

這篇文章提供更多更由「人」的角度來看「攬才」和「亞洲矽谷」,是一個極佳的出發。

對於人力資源的了解,有事實的根據是最好的。但什麼是「事實」,通常必須有來自於統計解讀的支撐,這是目前討論氛圍比較缺乏的。不過這也沒什麼好抱怨,因 為這本來是法人和智庫要做的,不是一般輿論的攻守範圍。而從現有官方的「統計數字」來看目前台灣外籍人士的人力分布狀態,是了解桃園產業策略和社會未來的第一步。

第二個是,外籍人士所遇到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在沒有了解這些問題之前,推動方案在人力規劃層面到底想要解決什麼問題,拉抬什麼需求,或許只能說還是在祈禱 階段。而這些「問題」是否已經透過比較紮實的研究,系統的研究獲致了解?研究所得出的洞見和數據,是沒辦法透過立法委員或行政機關等,習慣以「座談」、 「公聽」或是看「輿論風向」來取代的。兩種政策工具互有所長,但不太可能用便宜行事的後者來取代前者。

第三個是,這些對於外籍人力狀態的理解,是否能順利「轉化」為國發會在人力資源政策上(編按:全球競才方案)的說法,目前我是存疑的。而經濟部在上週四推 出的「國家級攬才平台」是在「亞洲矽谷」方案定稿之前所推出,但由於競才方案計畫本身被賦與了「攬才」功能,因此在現階段放在和「亞洲矽谷」方案一併綜觀 來看,其實也不為過。

不過,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Contact Taiwan” 在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的管轄之下要來肩負「攬才」的功能,而且是以網站的形式來執行。強調是「國家級」然後開了盛大的記者會,更是令人冷汗。去年通過的全球競才方案(核定本),可能參考的對象(中國、新加坡、香港、韓國)就有問題了。希望這不是另外一個「模仿」他國政策但卻忘了「脈絡」的作品。

1 thought on “Contact Taiwan 國家級全球攬才網站”

  1. 在中國韓國及印度程極在矽谷設立研發中心,就是要利用當地人才,各種資源快速直接將成果幼苗移植回本國。當年韓國三星的記憶晶片就是如此勝利的。建議台灣不必費事揽才,台是沒有養份可將種子育成幼苗的。台多年代工文化已掐死了創意研發。加上台氣候環境如此惡劣, 人才是不太可能過來。
    但在矽谷設研發是非常昂貴的。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