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NOG(台灣網路維運社群)第四次的聚會日前舉行,本次至少有300人次到訪,堪稱台灣本地最主要的相關專業聚會。不過妳可能會問:什麼是網路維運社群?
台灣網路維運社群 (TWNOG) 是專門為了在台灣有網路節點或對台灣網路發展有興趣的網路工程人員、網路架構人員、網路維運人員及網路相關專家人員成立的組織 – via twnog.tw
基本上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不多,而且也多半不是媒體寵兒。但很多網路基礎的營運,卻必須非常依賴相關之專業。這方面的儲備人才若是足夠,網路的「基本建設」才會穩固。從網站來看,我們可看到其訴求專業人員之背景來自:
- 台灣一類及二類電信業者
- 國際電信業者
- 網路服務業者
- 多系統業者
- 內容供應商
- 內容傳遞網路業者
- 雲端運算及代管業者
- 網路交換中心
- 數據中心
- 使用網路為主要提供服務管道的業者之網路工程人員及產品人員
TWNOG 一如其他網路治理的相關社群,以多方利益相關者委員會 (MSG) 作為決策機制。這份名單也可以在 TWNOG 的網站上取得。不過我不是來介紹 TWNOG 的,而是分享些第四次的參與心得。
- 我是很晚才接觸到這方面的相關從業人員,主要是2004年底弄一間 VOIP 的公司,開始搬機器進到「是方」在瑞光路底的 IDC,這時才第一次見到原來管商業機房的人(和流程)是這樣的。
- 後來曾和台灣一類電信營運機房「技術長」等級的人員共事,不過那已是2010年後的事。我感覺這方面的專業在台灣或許不是很容易發揮,或是到了一個年紀之後,有電信機房管理經驗的,在台灣並不容易待得下去。或許美中貿易戰脈絡之下,會有些轉圜的機會。
- 這些具有專業且多半必須天天跟「機房」打交道的專業人員,平常並不容易在各場合見到,因為畢竟是一個有相當門檻的工作,且其歸屬之單位在台灣所提供的服務,與一般的消費者關係並不高。有 TWNOG 這樣的社群,可說是來得成立的稍晚,但卻是非常重要。
- 這種活動主要的目的還是認識人,各種人,以及或許慢慢成形,在台灣稍微可見,並且希望一探市場生態究竟而來自其他市場的商業和國際組織人員。
- 有的聚會就只有當地的技術圈生態,不能說不好,但對非技術領域者,參加的意義不大。有的因地緣和各種歷史因素,做得比較廣,所以很值得參加。我想 TWNOG 正在往後面的方向邁進。不過,台灣在 NOG 生態,電信業者還是有絕對的「宰制力」,這點和我所知道並且參與過部分活動的 Euro-IX,稍微不同。
- 在現場也見到了幾個老朋友。言談之間又認識了幾個新朋友。參加年底的這個聚會。晚宴也苟且了參加了一個小時。整體而言,對於泛網路生態的從業人員,近水樓台,還是很值得參加一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