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是台灣自找的「網路長城」

我忘記是和誰討論什麼突然談到這個話題,這種感覺不容易說得上來,但對於上網超過25年的朋友來說,一定心有戚戚。

「網路長城」是什麼意思,我就不用多說了,但它有一些特性,比如說技術端的,也有影響整體資訊社會發展端的。當然更有個人思想端的,也有商業利潤端的。從訊息端來看,網路長城將「牆內」和「牆外」兩個世界分開,對於訊息的控制,也遠超過一般上網朋友的想像。外面不容易進去,裡面也不容易出來。自由進入需要熟習技術,需要付出成本。要安全的自由進出,對於廣大的群眾而言更是不容易,主要是因為沒有誘因。有句話說:「牆外有的,牆內也都有」,這大概是最能表現出這個網路長城威力的一句話。

以前的網路不是這樣的

但1990年代中之後的 internet/www 不是這樣的。我25年前開始上網,在台灣還算是後進者。當時網路可自由了,想到哪個國家的論壇就可以直接一個連結過去拜訪,在上面討論個沒日沒天,掛線一晚(當時撥接上網)也是家常便飯。資訊的流通量雖然不大,但卻創造某種跨越國境、邊境和各種管制的訊息生態。

這些網路邊境管制強大的國家,二十年來怎麼發展,很多朋友也有深刻的體會。但你會問,我會什麼會說臉書是台灣自找的「網路長城」?因為最近很多人發現,只要是臉書所發出來的連結,沒有登入就看不到。這堵奇特的牆不是國家管制網路所造成的,是某些「勢力」「勢頭」,在推動著台灣整體訊息生態圈往封閉的方向去發展。

臉書在台灣的過去和現在

我知道臉書有號稱二三十億的全球使用者。在台灣,臉書大約是2008年後開始有第一波大量的使用者加入。初期當然是因為幾個網路遊戲的興起將大眾帶了進去,後來幾次則是選舉和政黨輪替,讓臉書成為了台灣訊息生態的主要棲息地。臉書當初也不是這麼封閉的,但十幾年過去了,為了各種廣告利潤和商業目的,現在基本上要看到臉書內的訊息,對一般的網路使用者來說,幾乎是一定要登入帳號才能看到。

早期的台灣政府機關和政治人物也是沒有臉書帳號的。但現在,台灣的公眾人物如果沒有使用臉書,大概也很難和不特定的公眾溝通。當然,有些人使用臉書純粹是私人目的,僅和家人聯絡,但這部分被 LINE 取代的狀況比較明顯。在台灣社會各種公共事務的訊息,舉凡張貼、揭露、討論、發布、儲存、串連、交換等,有很大比例目前是「陷落」在臉書的演算法牆內。

花花世界與世隔絕

這個只要沒有臉書「帳號」所創造出的訊息壁壘,如果我們把它拿來和國家的網路邊境管制(如網路長城)比較,是有不少異曲同工之妙的,在這堵牆的內外誘發的效果,有很多可以類比之處。一個發動者是國家,一個是商業公司。前者的「遊戲規則」你不太會知道,也沒辦法監督。後者的演算法規則你也不會知道,也沒辦法監督。在前者的環境下,使用者的一舉一動,只要在這個長城之內,都有各種定位個人和剖繪 (profiling) 人格的方式。在後者的環境之下,使用者的一舉一動,都會被詳實紀錄,成為商業利潤的數據依賴。前者社會內的龐大訊息,若你要看到,你在牆外只能翻牆進去。後者的龐大訊息,若你要看到,你也只能註冊站內的帳號才能看到。

牆堵住了世界與台灣自由交流訊息

在我的經驗當中,有兩種狀況顯然是已經有「台灣的網路長城是自找的」之實。比如說台灣有很多研究者,經驗豐富,能文能書,對於公共事務的看法也多有精闢見解,但就是只會(只願、只能,或只知道)在臉書寫,於是這些知識都限於碎裂,很難累積,更遑論檢索。因此再怎麼努力,充其量也只是在服務龐大的廣告利潤產製而不自知。

第二種狀況是屬於公部門的資訊發佈。台灣公部門的網站「不堪卒睹」,是這二十五年來一貫的「優秀傳統」。有了臉書之後,在它上面發布訊息快,操作成本低,還能有報表看,自己的網站反而荒廢了。這些訊息只能在臉書「牆內」才能看到,完全出不來。外面就算拿到了連結,公眾現在幾乎是不容易取得正確完整的訊息,也追不到訊息討論的脈絡。

這個公眾 (public) 和 私人 (private) 的訊息空間在一個超大型封閉平台融合的成果,就是讓台灣的訊息空間 ( information space) 牆內化的歷史成就。我想起以前有一個電信圈子關於加值服務的術語叫做 walled garden,意思就是要享受到電信業者的加值服務,你就必須先成為會員,才能進到這個牆內的花花世界。每個電信業者自己的世界規則都不太一樣,對使用者來說,兩家之間的花花世界,通常是沒有相通的可能。這在2000年前後,以日本龐大的 i-Mode 生態圈最為明顯。但那畢竟還是商業服務,而且有好幾家電信業者,你不要這家就去另外一家,切換「世界」也不難。而且公共事務的訊息空間不受影響,獨立在外,於 internet/www 蓬勃發展。不會因為你不是某家電信業者的用戶就不讓你看,因為這是一種非常具體而且明顯的歧視。

「牆內化」是政府加速自找的

然後到了2021年,我們卻發現我們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已經習慣於透過臉書來了解自己,看見台灣,接觸公共事務和探索世界。這無疑不是一個長期自我演化和選擇的過程。而在臉書對台灣開始有實質影響力的這12年為一個週期來看,政府自己搞不清楚這問題,更多時候還加碼演出,這顯然是台灣訊息空間高度「牆內化」的直接助力之一。

後續:喔不,我不是說要轉移陣地

訂閱這個 blog:https://scheeinfo.substack.com/

臉書是台灣自找的「網路長城」 有 “ 10 則迴響 ”

  1. 政府在軍中設有軍網,還不太能複製互聯網的文章,

    只能手指一個個字繕打!

    以前cmd上批踢踢還沒有PCMan, KKman也是不能與www相通!

    再以前網路目的玩小遊戲與porn.

    現chrome=firefox都有儲存我的最愛書籤,另PDF檔大行其道,

    製圖卡與電子新聞電子報維基百科。

  2. […] 原本是覺得孤陋寡聞的我,這種「寫部落格的心得文」沒什麼好寫的,但是最近看到這篇「臉書是台灣自找的「網路長城」」,又讓我想起吉米丘老大之前寫過的「R.I.P. 臉書上的一切精采好內容」。當我們一直依賴這些大公司的服務,然後讓演算法餵給我們內容,如果有一天這些公司倒了,就像以前台灣如日中天的「無名小站」一樣,那這些優質內容不就都消失了嗎? […]

  3. […] [Podcast] 星箭廣播 EP118 | 舊金山連線:大疫之年,矽谷創業者與他的一人公司發生哪些變化?(ft. Wenbin Fang)我們再度邀請 Listen Notes 創辦人 Wenbin Fang 來上節目,距離他上次來上節目已過了一年半,幾乎跟整個疫情發展的時間重疊。這次我們請他從舊金山連線錄音,一方面更新他「一人創業」的近況,同時也跟我們分享疫情期間幾個他對矽谷的第一手觀察。如果經常使用 Listen Notes 找 podcast 聽,應該會發現有些節目新增了「Listen Score」與「Global Rank」兩項資訊,前者是 podcast 的「分數」,後者則是該節目在全球超過 250 萬檔節目中的排名,Wenbin Fang 會在節目中解釋這是怎麼計算的,背後的意義又是什麼。節目中後段,Wenbin Fang 會分享疫情期間他在矽谷觀察到的一些變化,以及他對 podcast 趨勢的看法(例如平台獨家節目會越來越多嗎?我們需要擔心越來越多節目轉為付費內容嗎?),Wenbin Fang 另一項重要的觀察是乘載 podcast 的媒介——聲音,為什麼他很看好聲音這個媒介未來的發展?[英] 從設計師寵兒到乏人問津,InVision 是哪一步走錯了?InVision 曾是炙手可熱的設計軟體,讓設計師輕鬆製作原型與頁面流程,便於與團隊與客戶溝通,2017 年針對設計師愛用工具的問卷調查中,60% 的受訪對象指出 InVision 是他們常用的軟體,但 2020 年只剩 23%,被其他強勢崛起的軟體超車。HubSpot 資深產品設計師 Sean Dexter 針對 InVision 的衰落進行了一番調查,他有感於 InVsion 雖然投注大量資源經營品牌形象,舉凡 Podcast、部落格文章、設計資源,到處可見 InVision 產製的內容,但真正的核心產品開發卻慢了下來,功能之間的銜接零零落落,2018 年初推出的 InVision Studio 更是雷聲大雨點小,在去年的調查中使用率只有 4.5%。作者從 Twitter 與 Glassdoor 蒐集了一些蛛絲馬跡,發現「分心」可能是重要原因。[英] YouTube 被 Google 收購後是怎麼快速擴張的?2006 年,Google 以 16.5 億美元收購 YouTube 並不被外界看好;2020 年,YouTube 平均每月就創造 16.5 億美元的營收。文件協作軟體 Coda 共同創辦人兼 CEO Shishir Mehrotra 在 2008~2014 年帶領 YouTube 的產品、工程和 UX 團隊,見證 YouTube 如何在這段伴隨各種混亂的「閃電擴張」時期逐步建立一套有用的工作方法。有趣的是,他在職時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值得分享,但離職後陸續被問到 YouTube 是怎麼做的,Spotify 創辦人兼 CEO Daniel Ek 建議他可以寫成概要供大家參考,於是 Shishir Mehrotra 給他的回信就成為這份文件的起點。內容之豐富被許多人說堪稱商學院教材,包括為團隊制定並執行計畫的細節和流程,例如 YouTube 當時放棄 Google 的季度 OKR 改採每半年一次的策略規劃和 6 週一個 Sprint,每週則以 4 種會議推進並遵循七大準則,像是不在會議上發表東西。[中] Tiffany Lin/Hikingbook App 最大改版—歷經半年,從問題洞察到改版實作喜歡登山健行的讀者可能用過提供整合登山服務的 app:Hikingbook ⛰️ 不過 app 許多問題也在推出兩年間逐漸浮現,包括初期開發資源限制而缺乏一致性介面和風格,有些進階功能也藏在較不明顯的位置,大幅降低功用;新功能變多但流程沒做好合併導致使用不直覺等等。因為也想把平時零碎的修正和使用者建議納入思考,團隊 UI/UX 產品設計師 Tiffany Lin 就分享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改版過程經歷了哪些事⚡️前期團隊利用協作軟體 Miro 來 Brainstorming ,後期 Tiffany 製作 Wireframes 搭配流程圖完成六至七成再和團隊發表,好處是不會花過多時間來回討論,而最後團隊在易用性測試階段也發現使用者「他為什麼會按那裡?!😱 」的盲點。走過這半年又愛又恨的長期抗戰,作者對優化產品和 UX 設計也有一些體悟。[英] 十個設計規格指南,讓工程師刻出精準畫面設計師交付設計稿時,通常也需要一併指定規格,才能讓工程師精準刻出理想畫面。產品設計師 Mahdi Farra 分享了設計規格的標註與撰寫技巧,包括字體大小與色彩等細節。同時他也列出 10 個設計規格必備的要素,包含使用流程的描述、響應式設計排版的 breakpoints、動畫與過場,也別忘了捲動時固定在畫面中的元素。此外還有可點擊元素的狀態呈現(他還貼心地加上對應的滑鼠游標圖示,更加一目瞭然)、按鈕與文字的寬高關係等等。如果常常覺得成品不符預期,說不定將規格標記得更清楚,就是讓成品更準確、協作更順利的關鍵 🎯[中] 蒼時弦也/在 2021 年工程師該對自己的期待作者接觸寫程式已經快要 20 年,相比過去,他看到近年軟體工程師成了熱門職業,那麼自己是抱著怎樣的心態去當一名工程師的、又對這個角色有什麼期待呢?這幾年來作者從專案參與者變成需要帶領團隊解決問題,並開始擔任面試主管,所以他發現自己跟新時代的工程師在熱情或想用軟體技術去做些什麼的執著上有所不同,似乎也比較難產生共鳴。最後作者拋出的思考是——作為工程師就是在應用技術改善生活,如果只把它當作工作,是不是太可惜了?[中] T.H. Schee/臉書是台灣自找的「網路長城」你有沒有發現最近許多 Facebook 貼文的連結,即便是公開貼文,都要登入帳號後才能閱讀?本文作者將我們熟知的「網路長城」與 Facebook 比較,指出後者——這個在全球有二、三十億使用者的社群網站,其特性、對社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像「網路長城」。當各層級政府部門與各種公共事務的討論都集中在 Facebook,一位公民為了要取得政府所發出的最新資訊,必須被 Facebook 紀錄所有在平台上的行為(事實上包含在上面發送訊息的政府,其行為也被記錄了),這會有什麼問題?作者指出,許多公共知識份子和政府在 Facebook 上的活動已經被「牆內化」,如今 Facebook 已經成為許多民眾接觸公共事務甚至探索世界的入口。作者這篇文章在網路上引發了一些討論,因此他又寫了一篇文章〈喔不,我不是說要轉移陣地〉,說明他想要呼籲的並不是個人要另外找一個社群平台或是自己架站,而是針對政府的態度去討論,他以近期政府將大量防疫資訊集中在 Facebook 為例,指出幾個可能的問題,很值得民眾關心、思考。[中] Peter Su/好好說再見- 產品經理的交接計畫一名稱職的產品經理,通常是團隊中最熟悉一切人事物的角色,離職時也需要好好規劃,減緩團隊陣痛期。曾在 Booking.com、Facebook 擔任產品經理的 Peter Su,為產品經理寫了一篇離職交接指南。無論是否已經確定繼任者,提供具備脈絡的產品文件都是基本,也別忽略團隊工作流程與人員協作類的說明,貼心一點更可以附上總覽式的導引。Peter Su 也提供了許多交接原則,像是記得隨時向主管更新交接狀態,為自己也為接任者安排充裕的交接時間,同時也要在適當時機「真的放手」,抽離核心運作,讓接任者扛起更多工作,自己則轉變成協助者。如果暫時還找不到接任者,同樣也可以漂亮分手,來看看產品經理怎麼為離職超前部署吧! […]

  4. 像是日本有很多部落格網站,排版清晰簡單很好讀,讓很多人在上面發表想法。
    可是台灣這邊都是醜得要命的痞客邦,不太好用的google網誌,
    沒什麼簡單好用的文字交流平台……真的很可惜。

  5. 小弟前幾天就有發現繁中資料幾乎都往FB集中了,用搜尋引擎越來越難找到有用的資訊,不過這個潮流以個人之力真的難以抵擋…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