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 Brigade 和參與

CfA Brigade 存在已久,基本上就是鬆散的社群(廣義,不是台灣專指軟體開發或是無組織)的組織網絡,但在日前 CfA 為了因應各國各城市 Code for XXX 的興起,因此快速的推出了:

http://brigade.codeforamerica.org/

以及一些相關的 toolkit 都放上去了。目前接受各國各地方「登記」成為 Brigade 的一份子。我把台灣登記在上面(其實應該登記台北才對):

http://brigade.codeforamerica.org/locations/236

不過 CfT 的脈絡和運作動能其實比 CfJ, Code for Kansai, Code for Kanazawa 都還發展的更好也更早。CfA 透過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的合作計畫,也和日本政府(上週拜訪)以及 CfJ 的兩位發起人談了國際合作。他們想當然耳都認為日本是亞洲第一站,但其實台灣可能還更適合些。不過後面這段話要主動去接觸才會有成真的機會。我會在 CfT 成立基金會比較有個譜的階段再去接觸對方,也會請國際上的一些朋友推薦。

以 CfT 的自我期許來說,其實應該要到 partnership 的階段,而不是單單的鬆散授權的 CfA Brigade 模式。

不過 Brigade 的模式值得玩一玩,所以各位若是有空,可以試試看。連結再貼一次:

http://brigade.codeforamerica.org/locations/236

對 CfA 來說,這其實是國際的技術/品牌/社群的鬆散授權架構和操作。對台灣朋友來說,你把他想成是 TEDx (不是 TED) 這樣就懂了。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