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承接上次的簡易報告。
會議背景
會議主軸:邁向一個更好的網路環境 – 建立一個更安全、便利、充滿活力、平等和理想的網路。
在今日,亞洲是網路位址 (IP) 成長需求最為強勁的地區。作為亞太地區唯一網路治理 (internet governance) 在區域的交流平台,本平台希望在可能的情況下,將相關議題帶至聯合國的 IGF 討論,最終推動在亞太地區網路治理的多邊發展。2010年是 APrIGF 第一次的會議,到目前為止已經進入了第4屆。舉辦 APrIGF 的目的在於提高網路治理複雜性的認知,並鼓勵周邊地區的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網路治理的交流,並期待能促進網路在多邊,多方的亞洲觀點討論。
會議資訊
日期:September 3-6, 2013
議程:四軌平行議程,33份工作坊提案,接受23份,最後合併為20個議題
主辦單位
- Korea Internet Governance Alliance (KIGA)
- Ministry of Science, ICT & Future Planning (MSIP)
協辦單位
- KISA(Korea Internet & Security Agency)
- AIC(Asia Internet Coalition)
- ICANN(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
- NIA(National Information society Agency)
- IDTC(Incheon Development & Tourism Corporarion)
- 參與者面貌:28國共315人(本地:238人,國際:77人)
會議參與者背景
- 學術 32 10.2%
- 非營利組織 17 5.4%
- 政府單位 47 14.9%
- 公營機構 97 30.8%
- 私人企業 47 14.9%
- 贊助廠商 5 1.6%
- 技術社群 24 7.6%
- 青年代表 13.0%
- 其他 5 1.6%
亞太各國現況
越南
在國家資訊策略的學術研究部分, 東南亞經常被描述為「資料的黑洞」 。 基於假設而且是文化默認的情況下, 許多國家的政府限制或拒絕其公民取得政府資訊,政府的資訊仍然保持有相當秘密的性質。在2013年中,越南政府制定了「第72號法令」,限制網路使用者運用部落格和社交媒體在「提供或交換個人資訊」時,禁止它們被用來傳播新聞,甚至政府網站的資訊。該法律還禁止的內容可能是「有害」國家安全或反對政府。這種限制是基於政府擁有資訊,並可以控制和監理其傳遞。因此開放資料在越南的發展,也近乎於零。
泰國
雖然北亞(或東亞)國家,包括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大多有資訊自由 (FOI) 法律(香港除外)。在東南亞,資訊自由法律是例外而不是普遍的狀況。有時也有相關的法令規範,但這些法令規範並沒有發揮多大的應用,例如在泰國。該國的官方資訊法 (OIA) 在1997年頒布,但是對泰國政府和人民而言,「資訊自由」的概念完全是新的。因此,泰國社會需要更多的時間發展,國家官員也需要更為了解執法的程序,確保如何提供資訊服務以及揭露必要的資訊,以滿足公眾的需求。同時,人們應該認識到如何利用資訊自由法作為取得政府公開資訊的工具。
因此在2000年,泰國逐步修訂了相關法律,包括政府公開資訊的一系列策略指導方針,希望確認該法案內容、機制和程序,可以滿足了人們的需要政府公開資訊的渴求。這個例子說明了資訊公開的想法,無論是在社會會是資訊知識經濟層面的發展,若需要獲致具體的成效,也亟需要一套關於「資料」的思維方式。
日本
一些東南亞的國家政府,開始認識到自由流通的資訊,開放資料和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並承認開放的資料會為社會帶來創新,大幅降低資訊的交易成本。在大多數東南亞國家還在辯論開放資料到底是什麼的同時,日本已經獲致了較為全面但可能略顯緩慢的政策發展。
日本一向是亞太地區發展最為快速的國度,因此日本在開放資料的推展現況,也獲得在場許多與會者的好奇。
推動日本開放資料的火車頭,堪稱是在網路上積極揭露各種政策資訊的產業經濟省。產經省在日前發表的一份關於「開放政府資料如何影響經濟發展」的報告,雖然這份報告只提供日文,但若是有譯本,將會有利於在該地區以外的許多其他國家,認知到開放資料可以是創新和經濟發展的活水。
日本開放資料政策年表
- 2010年5月:首相官邸政策會議上由 IT 綜合戰略總部通過 ”New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Strategies”
- 2011年 – 2012年6月:國家開放資料政策討論(政策目標、機構、推進計畫、藍圖)
- 2012年6月:電子化政府開放資料策略草稿
- 2012年7月:首相官邸政策會議正式通過電子化政府開放資料策略
- 2012年12月:eGov Open Data Practitioners Conference, 包含技術規範、資料開放優先順序、法律和授權問題,籌備推出實驗性質的國家開放資料網站
- 2012年12月:現任首相就職
- 2013年:現任首相支持開放資料政策繼續發展
韓國
韓國開放資料發展的狀況一直不為外界所知,本次會議由 Creative Commons Korea 核心主導者 Jay Yoon 說明韓國與民間參與的現況。Jay 亦是公務人員,為北首爾地方法院的資深法官。
韓國政府及首爾約在2011年時,已有公開資料網站上線,分別位於 data.go.kr 以及 data.seoul.go.kr。前者至今所累積已超過84,000筆資料集,後者也超過1,500筆資料集。
韓國預計在2013年10月31日實行「公開資料管理與推廣」法案,其內容要點為:
- 成為韓國開放資料的政策依據
- 成立公開資料策略委員會
- 由韓國行政安全部 (MOPAS) 負責執行上述委員會之決議
- 保證政府公開資料商業運用的權利
- 提供機讀格式 (machine-readable format)
由於韓國的公開資料網站相當現代化,因此多數民間若需運用,則按照原本的公開資訊的作法進行資料授權和串接即可。在開放資料風潮席捲各地的同時,韓國處於一個特殊的位置,相對封閉以及高速的網路環境,卻仍未造就蓬勃的開放資料生態圈。
民間主要由 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 Korea(後簡稱 OKFN Korea)領軍,透過與首爾市府長期在不同計畫的合作,推動民間運用遊說和運用開放資料的風潮。本次會議 OKFN Korea 代表並未參與,因此對於所有與會者而言,少了了解民間活動的機會。
柬埔寨
有時健全的民間社會組織可以繞過層層的資訊限制:2013年1月在柬埔寨,國民議會否決了一項法律草案,這法案是對關於政府資訊公開,以及政府應該提供公眾關注事項的資訊。由於政府不希望與公民分享資訊,一個傑出的民間組織,開始建立了自己的開放資料網站。”Open Development Cambodia” 是一個完全開放資料的民間網站,透過各種社群動員活動和教育訓練,Open Development Cambodia 開始蒐集大量的數據,並且開放提供給所有需要這些資料的利益相關者,而且任何人皆可免費取得這些資料。
菲律賓
本次會議並沒有菲律賓的代表,但與會者有菲律賓籍的學者表示,該國將於推2013年11月推出開放資料網站。菲律賓民間社會對於資訊流通的感受(包含使用簡訊),普遍是較為敏感的,開放的資料或許可以加快社會經濟發展腳步。菲律賓雖然在政務透明度而言是相對表現不佳的,但是網際網路的普及率與本區域其他諸國比較,卻是較為普及(34%左右)。日前艾奎諾政府指出資訊自由(FOI)條例草案「是一個優先的立法措施」,並承諾會批准該法案,尋求在參議院和眾議院獲得通過,成為正式的法律。
小結
亞洲國家的多樣性,在光譜一的端,我們有網際網路的高度發達的經濟體和成熟的民主國家,在另外一端,卻有些國家在資訊社會的整備度上還在摸索,但正由於這特性,亞太地區國家的發展,可以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的見解,並且了解國家的資料開放和整體發展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由於亞洲國家之間的合作和知識共享文化是相對薄弱的,我們也許會需要一個網路的分享機制,例如歐洲的 PSI 平台,藉此增進亞洲開放資料的互相理解。
無論是新興國家和已開發國家, 開放資料在亞洲的潛力是巨大的,和每個國家的資訊政策和文化發展軌跡有高度的依賴性。台灣在開放資料的推動上,無論是政府或民間皆有相對於亞太其他國家的重要進程和更為活躍的生態圈。如何在21世紀的資料世代取得國家發展的先機,在未來值得各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