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信天翁一樣」划龍舟滿四個月

龍舟這項運動,知名度很高,但玩過人口的顯然是極為少數。類似我這種長期在運動的,也在去年底終於加入了一個龍舟團隊。我不只是從零開始認識,也體驗到迥然不同的運動風格。但這篇不是討論這項運動的精細技術也不是市場面的觀察,純粹是在划了四個月後的心得抒發。

首先是,台灣的氣候寒冷的月份不多,南部更是如此。龍舟比賽不是只有端午節才有,一年到頭在不同的城市有不懂規模的賽事。這讓喜歡這項團隊運動的愛好者,有了比較長的訓練季節。季節對於一個單項運動是否能「熱門」是很關鍵的。比如說滑雪,台灣社會氛圍再怎麼友善,氣候環境就是不適合。水上活動如果是游泳,冬天人就少了很多。

我所知的龍舟團隊,絕大多數都是興趣團體。認真的在一年12個月內,可能安排的訓練期超過超過10個月。稍微應景參加的,訓練期約為兩到三個月,也就是端午節前才「開訓」。更有些企業團隊,沒划一個月就上場比賽的。

龍舟運動的人口面貌如何呢?我猜這幾年有些變化。我是後進者,對於龍舟運動人口的發展沒有親身的觀察,但在這個年頭,所謂的「年輕人」還是佔了五成以上。我們這些人多半早已不是學生,也有些社會的歷練。但這時代整體運動人口對於龍舟運動的「期待」,跟我們那個年代差異應該很大。以前一定是競技導向,但現在多了社交、商業等面向。如果單純以運動團體的豐富度來說,現在一定比過去多元。女生、男生,還是混合男女的團隊不少,但能維持多久,就和一般社會社團一樣,這是另外一件事了。

學校的體系,我猜是另外一個此項運動的主要人口來源,應該有些推廣的活動在不同的學校進行。有些學校若是學區環境條件許可,也會組隊伍參加不等的賽事。大專院校的學子體能條件和心智比較成熟,也能自己移動到不同的水域訓練。我是沒有什麼機會遇到大專院校的運動人口,但青春洋溢,可想而知。

有些屬於地方特殊團體的隊伍,例如醫護、義消、救難、紅十字會體系者。如果附近剛好有不錯的訓練水域,也有舟艇可以使用,那麼這些團體的成員和前面兩者就不盡相同,年長健長者不在少數。有些隊伍可能成軍的歷史超過二三十年,若有心人要訪問的什麼「台灣龍舟運動史」,大概不能略過這些人。

上述這些和龍舟運動本身都沒有關係,但我看網路上資料不多,因此隨手留下資訊。我就以我個人為案例來分享。


我隱約感覺一艘龍舟要划的好,有幾個大要點,第一個是「團隊整體技術水平基準」,第二個是「隊員的技術」,第三個是「隊員的體適能」,第四個是「隊員的人體幾何」。

第一個大概沒什麼好談的,龍舟無論大小,都是團體運動。好的團隊是訓練出來的,而且龍舟划的好不好,算的是整體的「速度」「時間」「成績」,而不是類似球類運動的「得分」。後者可以有明星球員,前者就算有明星隊員,團隊只要剛好整體狀況不佳,也是沒有發揮的餘地。一個人划槳的力量可以多大?水面水情水況的變動條件,會把一個人的優勢都吃光光大半。尤其對於八成以上的龍舟興趣團體,團隊整體技術水平的基準,可能就是在男生組、女生組,或是混合組的比賽是否會在第一輪就被淘汰的主要影響因子。

第二個是「隊員本身的技能」,雖然是團隊運動,但好的隊員在槳的抓水感、出入水的節奏、整體動作和施力時機抓得好的隊員,就能擔任比較多的「位置」,去彌補各種因為部分隊員表現不佳的劣勢。如果一個團隊中這種隊員的數量足夠,那麼對這個隊伍來說,當然在成績表現就能更為傑出。就算不是為了成績而划,整體訓練起來也會有充分的樂趣。好的隊員也會是其他隊員模仿的對象。

第三個是隊員的「體適能」(fitness),龍舟是很吃技術的運動,但個人或是團隊的技術精進到了一個程度,個人或是整個隊伍的體適能,會比技術有更高的提升空間。對於大專隊伍、社會隊伍,還是長青隊伍甚至是混齡男女混合隊伍而言,龍舟所需要的體適能,有些成分是可以從其他運動轉移過來的。比如說長距離的心肺能力、短距離的爆發力、熟悉如何運用核心和下肢推蹬的動力鍊 (kinetic chain) 等。

第二和第三和我前面所說的一個「新隊員」是從什麼運動轉移過來的,在技術的學習路徑上會有很大的影響。比如說如果你是街頭健身的愛好者,由於使用的多半是上半身的力量,在划槳上的發力,要調整到適合龍舟的順序,可能需要不少時間重新學習。如果是愛好長跑者,那麼上身和核心的力量或許不太足夠,因此在划槳也會有某種普遍的「特徵」。

第四個是「隊員的人體幾何」。這是一開始任何人加入龍舟隊都會被迫注意的,但除非是要選國家代表隊,不然就不會進一步著墨的部分。龍舟是需要有槳,槳有不同的長度。人有不同的身高、臂長,上身的長度也不相同。妳/你坐在龍舟的固定位置上,身體四肢能移動的相對距離和身材有絕大的關係。划槳入門時為因為個人身體幾何,必須選用長度不一的槳。在開始學習技巧時,上臂幾何、軀幹柔軟、肩膀韌性等身體素質條件,會讓槳在水上走的「拋物線」以及下一個划槳行程路徑,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這項運動頗為安全,而且對於一般健康的人口族群來說,體能的消耗不少。在我的經驗當中,若是以一個小時的出汗量(我運動前後會過體重),大概只有一定難度的越野跑,可以和龍舟做個比較。當然這前提是妳/你要有用力在划,而不是隨著水流,撥弄船舷水面。

最後,這不是一篇認真的訓練文(雖然也很快就超過兩千字)。另外一個驚喜是,會划船的人的動作實在很好看,女孩子划船力量用的好,更是漂亮。聽著水聲有節奏的波波波,一槳一槳的前進,還真是不一樣的享受。

後記:「信天翁」的意思是說划得漂亮看起來像是信天翁在水上飛。

5 thoughts on “「像信天翁一樣」划龍舟滿四個月”

  1. […] 前有所述,今日端午,本來該喜樂慶祝。去年11月開始嘗試划龍舟,練習了四個月。這四個月的成長可說不少,本該上場赴陣慶端午,各縣市都有比賽。而且龍舟比賽不盡然只在端午連假舉辦,各地前後週都有。今年當然是取消殆盡,所以這條思念可說是斷的徹底。 […]

  2. […] 前有所述,今日端午,本來該喜樂慶祝。去年11月開始嘗試划龍舟,練習了四個月。這四個月的成長可說不少,本該上場赴陣慶端午,各縣市都有比賽。而且龍舟比賽不盡然只在端午連假舉辦,各地前後週都有。今年當然是取消殆盡,所以這條思念可說是斷的徹底。 […]

  3. […] 游泳在第一天和第二天我寫過了。龍舟的部分我寫過一篇為期四個月的入門體驗,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今天只有自己一個人,我帶了過去在運動用品入手的單人充氣皮筏,找到無人的荒野岸頭,觀察今日的水流特性,換上適合水面的穿著,下水划船。 […]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